2021深圳中考数学难吗?听听思考乐老师怎么说?

标签:
思考乐思考乐教育思考乐老师思考乐面试思考乐真的有说的那么 |
分类: 思考乐 |
今年是深圳新中考的第一年,对比往年,2021年深圳中考数学试题题型和难度有什么变化呢?来先听听学生怎么说的: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709/bdc5b2f8abd04dae88313a0ef8ab4df4.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709/7c9420ea18db449b9036a6dd98626c84.jpeg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709/926ee5140e7642f1b4afb27abdec8767.jpeg
思考乐教科院中数团队的黄文泉老师整理好他对2021年深圳中考数学的一些思考,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试卷再思考》
思考乐教科院中数团队黄文泉老师
昨天上午碰见刚从考场出来的考生,了解他们对今年中考数学的反应。总体是:“有点难“。问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如此的一致:“最后一题不是二次函数,这种题型没有练过。”
考试已经结束了,拿到中考试卷,我认真地看了又看,不难啊,确实不难呀。综整套试卷,第一大题选择题,从1~9都是常见题型,数与代数、不等式、图形与几何、统计、函数等,图像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核心内容;第10题,直线形多项选择题,中规中举,理该掌握!
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709/695d81a9910b4416a9237f6368db794f.jpeg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709/5d59fa30952645e0bccbf7780ee21a6a.jpeg
第二大题填空题,从11~15,都曾相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考查是必须、必要的。因式分解、一元二次解的概念以及角平分线和中垂线的性质及其运用、旋转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性质都是一定要掌握好的。就以第15题为例,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思考乐中数组罗子强老师可用六种不同的方法,说明这题切入点宽且计算量小。
https://p6.itc.cn/images01/20210709/f3408086459c4cbc8b59be04aa34fcfe.jpeg
https://p8.itc.cn/images01/20210709/04db9a0f2686407e994751e54c97982a.jpeg
第三大题解答题16~20,分式化简求值,轴对称作图求面积,统计图形,圆,利用表格求函数关系式及二次函数最值的应用,都是以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深圳市数学实际情况,以北师大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为参考来进行命题,无可厚非,值的点赞!
问题出在第21,22二题,都是以几何为背景的探究题。
第21题带有阅读性质的探究,题目不难,但需要边理解边探究,步步引导,遂步深入,拓宽考生视野,又不离考纲要求,素材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集矩形、正方形、二元一次方程组、反比例函数于一身,“妙不可言”,是一道名符其实的创新题(全国各地都少),可见创新力度之大!命题水平之高!
第22题是在图形变化的基础上探索变化规律,也是今年中考的亮点之一。不论是第21或是22题都是比较开放的探究题,为培养学生发散、化归、逻辑、创造等思维品质创造机会,是提高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好题,有新意,也具有挑战性。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709/9a8316918032423397134c015645bf65.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709/4ae697ef4e6d489b9b370c19c84b0040.jpeg
为什么考生会觉得难?难就难在最后二题!命题的老师敢于吃螃蟹,打破深圳多年传统的命题模式,去掉二次函数压轴及圆(以往三小题),考生觉得不舒服(过去考二函,即使不会也顺眼),平常少练或鲜见,考场心里慌,考不出水平在所难免。反映数学难也就在情理之中。
那么,今年试卷到底如何?前天我预测难度系数0.7,现在看来应为0.75。
试卷命题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布基本合理,形式规范,范围涉及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和综合与实践。试卷基本覆盖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试题紧扣课标和教材,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和素养。强化对学生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类比思想、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在注意控制难度的同时,又有恰当的区分度;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又体现出试卷的层次性。
试卷起点不高,难度的坡度合适,让不同层次数学能力的学生均能参与,并能获得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现二考合一);试卷在保证足量基础题的同时,也进行了螺旋式的难度设置(如21,22题);试卷对以往的框架作了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合理,更为人性化,更具有话题性、情境性、整体性、实践性、探究性的特点。
立意改革,放眼创新,这是今年试卷最大的亮点!打破以往传统的命题模式,这是今年试卷的显著特点。
考生不适应源于老师,因为我们的授课或模拟试卷都是安套路进行的。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少套路抓基础,重理解多探究!注重基础演练,扎扎实实备考!复习不留死角,克服侥幸心理,适当拓展延伸,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