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麒麟行测: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之2013上海一
(2013-09-07 09:48:35)
标签:
公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国考教育 |
分类: 言语理解与表达 |
“一锤定音”系列主要讲解历年言语理解争议题,前面几期分别讲述了2013年413联考、2013年山东和2013年江苏言语模块存在争议的试题,而今天则是2013年上海的一道逻辑填空题,讲解这道题主要是为了向考生说明选择优质试卷备考的重要性。
言语理解争议题“一锤定音”系列将逐步梳理国考、联考,以及一些独立考查省份言语模块的定错答案、给错解析的试题。在这里我将给考生最准确的答案、最易懂的解析,敬请各位考生或同行关注。各位考生最好查看手头资料对照该道试题是否选对了答案,以避免被误导。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时间定在2012年12月23日,且一年仅考一次。考卷分为A、B两类,其中言语部分分成逻辑填空(5道),语句表达(5道),片段阅读(7道或8道),文章阅读(2篇),总题量为25题,难度中等偏下,比国考、联考简单些。
下面我要讲的试题是2013年上海B类的一道逻辑填空实词辨析题,该种题型的试题最为常见,今天我把它拿出来讲解,主要是为了证明试卷选择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能从中获得启发,有疑问的朋友亦可留言。
2013年上海B类第3题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第一个空,几个选项“起源”、“发端”、“肇始”、“滥觞”都表起始之意,难以区分,故从第二个空入手。
第二个空,“追忆”指回忆、回想,文中指的是文献记录,而非人们的思绪,排除A;“补充”用在这里表述不清,不知是对后代文献的补充,还是后代文献对有关黄帝、炎帝等事件的记录,排除D。
再看第三个空,“考证”指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文献或历史问题,文中只能通过资料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结论,而“考证”包含考核之意,指用资料来考核“中华文明五千年”,显然与语意不符,排除B。(这里很多机构解析都回避这一点,没有解析到位)
C项,“肇始”指开始、发端,“追述”指追加记述,“证明”在文中指求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均符合文段语境。
本题正确选项为C。
我们来看下某机构的题干及解析: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
A.
B.
C.
D.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为第二空,空格指的内容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追忆”指回忆往事,“赘述”指多余的叙述,A、C项不符语意,故排除。再看第三个空,“考据”,指对资料性文本的分析研究,“考证”指用实物或资料论证说明。由“中华文明五千年”可知,“考据”不适用,应为“考证”。
故正确答案为B。
注意选项C中的“赘述”,为打字错误,“赘述”和“追述”的拼音均为“zhuishu”,打字的朋友输入时选择了错误的汉字,以至于“追述”打成了“赘述”,这也导致了写解析的老师最先排除了原本的正确选项,后面的解析则完全是牵强附会,这个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题干错误,给考生提供正确答案了?这就涉及我经常提到的观点“言语理解,无出处,不答案”,即找不到原文,就不要急着定答案,为何一定要找原文了?有些名师迷信自己总结的方法,认为凭借自身的“高水平”就能搞定,我想说的是,这些人实在是高看了自己。
言语理解有自己的特殊性,截取的文段仅为文章中的一小部分,每道试题都选择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作者,所以试题的语言表达方式千变万化,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掌握这么多行业、领域的知识,熟悉大部分作者的表述方式。
截至目前,近二百套行测试卷,几乎每套试卷的言语部分都有2道以上定错答案的试题,故而,我强调一定要查原文定答案,通过原文能解决以下问题:
一、核对题干。公考试题的收集比较艰难,通过在考场上拍试卷的方式流传出来,这些图片还要经过打字人员录入、编辑人员校对等,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比如上面这道试题选项中的“追述”录成“赘述”。有了原文才能核对题干甚至选项是否有误。
二、确定答案。很多试题一查原文,答案就能完全确认,毋须各位“高手”费尽心思找正确答案。当然确定答案后,还有给以考生通俗易懂的解析。
三、分析命题者意图。有了原文才可以清晰地了解命题者命题方式、意图,甚至命题漏洞,最终推断出命题者想让考生选择的正确答案。通过原文分析命题意图能大大提升老师的言语教研水平。
讲到这里,我们来看下上面这道题的原文,该题选自人民网《为中华民族“书写家谱”》,原文如下:
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一般认为都属古史传说的范畴,不能作为信史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国内外有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要消除各种怀疑,只有依靠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但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夏王朝是存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
通过原文我们能看出C项的“赘述”为打字错误,另外,“古史传说的范畴”之后有一个逗号也遗失了。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登录红麒麟定制式公考督学平台 http://www.hongqil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