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2013年广州市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

标签:
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广州市考真题解析资料分析教育 |
分类: 资料分析 |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86~90题。
http://www.hongqilin.cn/tempimage/image/20130516/1.jpg
http://www.hongqilin.cn/tempimage/image/20130516/2.jpg
86.2000年GDP总量最高城市的人均GDP约为( )元。
A.44000 B.61000 C.80000 D.12800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
根据表1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上海市的GDP最高,其人均GDP为4098.64/928.21,口算该值的首位数为4,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87.相对于2000年,2010年面积增加最多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广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估算能力。
根据题意,由于比较的是增加最多,那么我们只需要估算2010年与2000年面积的差值即可。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700;B选项,900;C、D选项必然小于900,显然增加最多的是B选项。
88.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重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以最值比较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应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且边分析边排除。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1921.32/1514.52;B选项,1491.80/2416.48;C选项,891.23/692.48;D选项,800.11/263.39。
很明显,D选项的数值要超过2,但是其他的要小于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89.2010年比2000年单位面积GDP增长率最高的城市是( )。
A.重庆 B.北京 C.上海 D.天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增长率等知识点,以最值比较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应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且边分析边排除。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786.2/141.09—4891.58/263.39;B选项,2332.31/1516.22—11972.00/2416.48;C选项,4098.64/857.94—14875.8/1514.52;D选项,1392.88/391.07—7030.25/779.6。
由于比较的是单位面积GDP的增速,依据倍数增速公式,经过粗略估算,有A选项,(5.1-0.86)/(1 0.86);B选项,(4.1-0.6)/(1 0.6);C选项,(3-0.8)/(1 0.8);D选项,(4.1-1)/(1 1);很明显只需要比较A、B选项即可,A选项为4.24/1.86,B选项为3.5/1.6,很明显是A选项更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补充说明】这个试题的难度比较高,不过我们可以快速的排除掉C、D选项,剩余的两个选项,我们就直接蒙一个吧。
注意,这个试题的难度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放弃此题。
90.下述说法中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是( )。
A.2000年和2010年广州的GDP总量在六个城市中均排在第三位
B.2010年天津的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约388km2
C.从2000年到2010年,六个城市的单位面积GDP排名没有变化
D.相对于2000年,2010年天津的人口数量在六个城市中的排名出现下降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根据材料中的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2010年广州的GDP总量在六个城市中均排在第三位,该选项正确;
B选项,根据相关数据可知,2010年天津的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779.6-391.07,口算约为388,该选项正确;
C选项,根据选项,这个需要比较几个单位GDP的比值的大小,比较麻烦,看下面有没有更加简单的选项;
D选项,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天津的人口排在第三位,到了2010年人口数量只排在第六位,该选项正确;
由于试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且A、B、D选项均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1~95题。
2012年,某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下简称户籍老年人口)23.6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2.6%。2012年户籍老年人口规模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5.4个百分比。80岁以上的户籍高龄老年人口达到3.89万人,人口规模比2000年翻了两番。
2012年,该区共有公办.民营两种性质的养老机构42家,比2006年增加了14家。共有养老床位8141张,其中公办养老床位数4401张。2006年以来,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平均每年增加523张,民办床位数平均每年增加190张。
2012年,该区养老机构共有入住老人5179名;从2006年到2012年,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数量平均每年增加327名。
预计到2015年末,该区户籍老年人口将增长至31万,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8%;同时,户籍高龄老年人口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
91.2000年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是( )。
A.14.7% B.16.5% C.17.2% D.22.6%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简单计算能力。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是22.6%-5.4%= 17.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92.2006年,该区共有养老床位数( )张。
A.3150 B.3863 C.4231 D.457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该区养老床位数每年增加了523 190=713,由于2006~2012年,一共有6年,那么在2006年该区共有养老床位数为8141-713×6,该值的尾数为3,结合选项,只有B选项符合。
93.2012年,该区养老机构的床位入住率大约为( )。
A.64% B.69% C.75% D.8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率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12年,该区养老机构的床位入住率为5179/8141,结合选项,口算该值比70%小不少,那就只能是A选项。
94.如果该区计划到2015年每千户籍人口所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比2012年翻倍,则在2015年养老机构还需要增加约( )张养老床位。
A.8000 B.9000 C.11000 D.1300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番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2012年该区户籍人口为23.61/22.6%,养老床位数为8141,则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为8141/(23.61/22.6%);在2015年该区户籍人口为31/28%;要使得养老床位数翻番,那么有(8141×22.6%/23.61)×(31/28%)×2-8141。
结合选项,由于选项的数值均为整十整百的数值,那我们可以放心的估算,从而有8000×1.1×2-8000=17600-8000=9600,那就是差不多是900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补充说明】由于选项的差别比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进行估算。
95.根据上述材料,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2000年以来,该区户籍老年人口的增速要高于户籍人口的增速
B.预计到2015年末,该区户籍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速将快于户籍老年人口的增速
C.2006年以来,该区公办养老床位的增速要快于民办养老床位的增速
D.2006年以来,该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增速要高于该区养老床位的增速
【答案】
【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根据材料,由于2012年户籍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依据比例模型可知,户籍老年人的增速要高于户籍总人口的增速,该选项正确;
B选项,根据“户籍高龄老年人口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以及比例模型可知,该选项正确;
C选项,根据材料中的相关数据,在2012年公办养老床位数是4401,每年增加523,那么增速必然超过10%,而民办床位数约为370,每年增加190,增速小于10%,很明显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由于要求选择错误选项,且前三项均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补充说明】D选项,根据材料相关数据,根据上面的试题可知,该区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年增加713,增速超过15%,而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数量每年增加327,增速小于15%,该选项错误。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6~100题。
http://www.hongqilin.cn/tempimage/image/20130516/3.jpg
96.相比较于2005年,2010年该县的GDP值( )。
A.增长了12.6亿元 B.增长了21.4%
C.增长了27亿元 D.增长了31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5年该县的GDP为5.5/43.7%,2010年为25/63.2%,结合选项,我们可以首先排除掉B、D选项;
由于5.5/43.7%,大于10,小于20,而25/63.2%口算约为40,那么差值应该大于2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97.到该县的游客中,人均旅游费用支出(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增长最快的一年是( )。
A.2001年 B.2004年 C.2008年 D.2011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以最值比较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应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且边分析边排除。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2000年的数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2001年的增速,排除;B选项,2.9/189——1.5/108;C选项,19.3/431——12.2/362;D选项,44.31/600——25/580。
要比较人均旅游费用的增速情况,直接采用倍数增速公式即可。B选项,约为(1-0.8)/(1 0.8);C选项,约为(0.5-0.2)/(1 0.2);D选项,约为(0.8-0.05)/(1 0.05);很明显D选项的数值最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98.假设2001~2005年间,该县GDP逐年稳定增长且每年增幅相同,那么2004年该县GDP约比2001年增长了( )。
A.40% B.35% C.30% D.2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年均增长率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5年该县GDP为5.5/43.7%=10 1.13/43.7%≈13,在2001年为0.74/8.8%,口算约为8,那么2001~2005年的年均增速就是13/8=1.625开5次方,然后减去1。
由于1.1的平方为1.21,同时1.2的平方为1.44,那么1.44×1.1=1.44 0.144=1.584,小于1.625,所以说年均增速应该略大于10%,那么与2001年相比,2004年的增速应该略高于10%×4=40%,结合选项,只有A选项符合。
【补充说明】由于选项是通过年均增速乘以4得到的,所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来计算。
99.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7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数比2002年翻了四番
B.2005年该县旅游的人均支出约为740元
C.同比前一年,只有2009年该县旅游的人均支出是有所减少的
D.同比前一年,2003年是该县旅游接待人数增加最少的一年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根据材料,2007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数是2002年的362/90,差不多是4倍,也就是翻了两番,该选项错误;
B选项,根据材料相关数据,2005年该县旅游人均支出为5.5/252万元,首位数很明显不是7,该选项错误;
C选项,这个选项是要计算人均支出情况,比较麻烦,先看下面有没有简单的选项;
D选项,根据柱形的高度差可知,2003年与2002年、2010年与2011年的柱形差最小,从数据来看2003年增加18,2011年增加20,所以2003年的最少,该选项正确。
由于试题要求选择正确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0.根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县旅游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力日益增强
B.该县的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日益上升
C.2012年该县旅游收入将保持2011年的增速,实现高增长
D.生态环境日益受重视,人均旅游花费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材料中并没有关于生态环境的信息,该选项错误;
B选项,从饼状图来看,该县的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逐渐增大,该选项正确;
由于试题要求选择正确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补充说明】C选项,从材料来看,并不能说明2012年旅游收入情况,该选项错误;
D选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生态环境情况,该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