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临高八景之“澹庵泉迹”---- 南烨林

(2013-03-12 23:41:23)
标签:

旅游

海南临高八景之“澹庵泉迹”

南烨林

     ----海南临高古八景为:东桥春涨、桐乡夏荫、澹庵泉迹、百仞滩声、龙潭神雨、盆岭晴霞、南海秋涛、高山储秀。
    “澹庵泉迹”是指南宋名臣胡铨在海南临高新盈头东村指点挖掘而得到甘美泉水的一口井,至今已有865年。

    话说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宋赵佶与其子宋钦宋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共立国167年),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次年金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徽、钦二帝一行方抵上京,金太宗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又将徽、钦二帝发配至韩州(今辽宁昌图北),拨几亩旱地,几件农具,叫徽、钦二帝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获。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往北国边陲小镇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令在此“坐井观天”,照样是自已耕种而食。 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徽宗在被俘九年后病故于五国城,享年54岁。

    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一度曾把宋钦宗赵桓迁往上京会宁府居住。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自上京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将宋钦宗赵桓与也是被金所灭的原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一同带去中都。绍兴二十六年六月(1156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命令57岁的宋钦宗赵桓和81岁的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与金军年轻的悍兵打马球比赛。耶律延禧精于骑马技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跑,结果被乱箭射死。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擅长于骑马技术,很快从马背上摔下,被金军悍兵所乘之战马乱踏成泥而死。直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钦宗赵桓的死讯才传到南宋。

    当在1126年12月金兵攻入北宋都城之时,赵构被北宋委命在外地招募兵马,组织抗金,因此得以逃脱了都城被灭、王室大臣被掳俘之劫难,旋即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市)被众将士拥立为帝,史称宋高宗赵构。

赵构无法组织有效抵抗,一路南逃,经过杨州、建康(南京)、镇江、常州、湖州、抗州,升抗州为临安府,想在此定居下来,但是金兵猛追不停,又向绍兴、宁波逃跑,在宁波乘船从海路逃到温州。后有众将士拼力反击有限度地遏制住了金兵的南侵,赵构才得以返回抗州(临安)建立都城,史称南宋。南宋(1127-6-12----1279-3-19)立国共计152年。

    当宋高宗在逃跑途中时,也没有忘记1128年在杨州组织了一场科举考试,26岁的胡铨就是那一年参加了南宋的第一场科举考试而得第五名进士的。据传胡铨殿试考得很好,高宗想点他为状元,有些主考官说胡铨的文章说话太过直率、激烈,直指当朝时弊,句句击中要害,令当权者不喜,于是降到第五名。

    26岁的胡铨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抚州(江西东部抚州市)军事判官。当时金兵为追击南逃的宋朝隆裕太后而发兵攻占吉州城(今南昌吉州区),胡铨当时手上无一兵一卒,遂振臂一呼,募集乡勇数千,向盘踞在吉州城的金兵发动攻击,采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袭扰分散强敌,借机在青原山、天梁山一带凭借山势消灭敌人骑兵,金兵进退两难,最终退走,宋兵收复吉州城。胡铨因此名声大振,被调往中央,1135年33岁的胡铨升任枢密院编修官。

    当时,南宋朝庭中,针对金兵的入侵,主张“战与和”的两派斗争相当的激烈。胡铨是坚决主张“战”的。当胡铨1138年8月得知时任宰相的秦桧派王伦以“计议使”的名义出使金国“乞求和议、屈辱称臣”时,大义凛然,36岁的有铨写下的著名的《戌午上高宗封事》即“斩桧书”,要求立诛投降派秦桧、王伦、孙近三奸贼。“斩桧书”一出,宜兴进士吴师古自己出钱将其刻版印刷成册而广为散发,广大兵民广为传颂,深受鼓舞。金人听说此事,出千金购得“斩桧书”看后长叹“南朝有人,不可小觑”。宋高宗与秦桧看到此书,就以“狂妄上书,语出凶悖,仍多散副本,意在鼓动,劫持朝廷”的罪名,革去胡铨的官职,令送往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看管。诏令一出,引起朝中许多正直之士对胡铨的同情与对朝庭的反对,给事中勾龙如渊、谏议大夫李谊、户部尚书李弥逊、侍御史郑刚中等,纷纷为胡铨施予辩护与援救,秦桧迫于形势,只得改派胡铨去广州管理食盐仓库。1142年,谏官罗汝楫弹劾胡铨“饰非横议,诏除名,编管新州”,于是又贬胡铨至新州(广东新会县)。

   1148年,46岁的胡铨在广东新会填了一首词牌名为《好事近》的词说:“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新州守臣张棣以上面这首词向秦桧写告状信说胡铨是“谤讪怨望”,于是,胡铨于当年再次遭贬谪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崖城镇)。

胡铨携带家小从广东新会起程,走过雷州半岛,渡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琼州府城,又沿着当年的古驿道走过澄迈,来到临高皇桐镇的美巢村,当胡铨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时,当地人操着临高口音告诉他这是“美巢村”,“美巢”临高音似是“买愁”,胡铨又占一首七绝《贬朱崖行临高道中买愁村古未有对马上口占》说:“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表现了当时的情景。

    当胡铨来到临高县城莫村(现在之临城镇)时,得到当时的临高县令谢渥的礼遇与热情接待。谢渥,号四西,字景惠,进士出身,授文林郎,福建晋江人。他是临高县迁县治于莫村(今县城所在地)后的首任县令。他让胡铨住在“茉莉轩”(茉莉轩是谢渥读书休息的场所,院内遍种茉莉花,故得名),并请胡铨开讲《春秋微言大义》。谢渥召集全县的读书人,来“茉莉轩”聆听胡铨讲授春秋大义,传播中原文化,这是临高读书人“接受中原文化、走上仕途”的开始。

    临高县博顿(今新盈镇头东村)读书的青年人戴定实也来听胡公讲课,听课期间,戴定实说起自己的家乡近海干旱,饮用水困难重重,于是,胡公在戴定实的带路下,来到了海边小村博顿村,胡公动用自己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察草观色,听风辨雾,终于听到地下有“滃然泉声”,于是叫村民就此地开挖,在离地表不到两、三米而得滃沛甘泉一眼,给当地人民送上了甜美的泉水,解决了当地百姓千百年来的吃水难题。

    后来胡公去往三亚报道接受编管,八年后秦桧死,54岁的胡公得以全家返回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定居。又过五年,高宗死,孝宗即位,59岁的胡公得到更多的自由,61岁时胡公终于结束了在岭南23年的流放生涯,复职为奉议郎,任饶州知府,不久被孝宗召见,孝宗说:“听说你直正敢言,你就说说如何治国强兵吧”,胡公就提出了“修德、结民、练兵、观衅”四大治国强兵良策,并详细加以解释,孝宗大喜,先后拔擢胡公为吏部郎官、秘书少监、起居郎、侍讲、国史院编修、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要职,又兼任国子祭酒,晚年为国工作了17年,78岁时以资政殿学士的待遇退休。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胡公的后代,家族与家族的后代,人才辈出,读书当官、著述的人很多。其孙子胡榘,字仲方,当官更大,做到工部尚书、兵部尚书。

    而戴定实得胡公教示,和得到万州人士闾邱钢的指点,文思大进,明春秋大义清要,于绍兴年间考中举人,成为临高县第一位举人,任命为“幕职”,名列人事组织部《领导干部花名册》。据史载:“幕职”,指地方长官的属吏,如南北朝时参军、主簿;宋代的签书判官厅公事,司理、司法、司户、录参(录事参军)、节推(节度推官)、察推(观察推官)、节判(节度判官)、察判(观察判官)等。据《宋会要·职官》四八之八:“幕职官掌助理郡政,分案治事。”

    戴定实认为自己能置身于仕林,全仰仗胡公之教诲。晚年嘱咐儿子戴雄飞将胡公在临高的事迹刻碑留念。雄飞于胡公指点挖掘得甘泉的54年后的宋嘉泰二年(1202年),请海南书法家方宗万书写“澹庵泉”三字刻入石碑,竖立于当年胡公发现甘泉的地方。又再过14年后的宋嘉定九年(1216年),恭请郡守方世功写《澹庵泉记》一文,用巨石镌刻,竖立于井旁,留存至今。戴雄飞在宋嘉泰年间被荐举,任临高校正。

    临高百姓把该井叫“官井”,临高文人们把该井叫“澹庵泉迹”,称为临高八景之一。如今,865年过去了,澹庵泉仍然泉水滃沛,水质清新。20多年前,我第一次去该地时,看到当地还住有村民,他们还汲澹庵泉之水食用。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加快,该村的村民已搬上城镇了,澹庵泉之水虽已无人食用,但还是泉水滃沛、清亮如初,作诗以咏之!

 

 

 

 

 

 

胡公倡主抗金策,慷慨写呈斩桧书。

美善未蒙君采用,忠诚反被上驱逐。

家人望断天涯路,风雨横穿地尽途。

传授春秋播大义,掘泉滃沛与民福。

 

 

 

 

 

 

2013-3-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