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关于南西伯利亚文化和原始突厥人的关系(只供参考)
(2013-06-08 23:16:57)
1、文字记载史——西伯利亚最早的突厥鲁尼文石刻文、包括部落印记,出现在大约3000多年前的卡拉苏克文化墓葬和岩画当中,地点在叶尼塞河流域(见盖山林2009年新版《丝绸之路草原文化研究》)然而,突厥语词汇最早出现在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书写文献中的历史,则在4000BC,也就是约6000年前,由此清晰地说明,突厥语词汇出现在西方历史文献中的历史远远早于其出现于东方西伯利亚的历史,这虽然不能作为断定突厥语绝对起源于西方的证据,但是至少说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突厥语是从东往西传播,因为突厥文字记录出现在西伯利亚的时间晚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时间;
2、乌拉尔语中的突厥借词问题——今天,语言考古学家已经确认,在北欧芬兰—乌戈尔语中存在突厥语借词;而且西伯利亚的乌拉尔萨莫耶德语中也存在突厥语借词,要解释西伯利亚的乌拉尔语中为何存在突厥借词很简单(比如征服或者相互影响),但要证明分芬兰乌戈尔语中存在古老突厥语借词则很难——因为历史文献明确记载的,突厥语游牧民入侵欧洲的历史只有两起。1是闯欧洲的阿提拉匈奴(公元4—5世纪),但是匈人最西只达到匈牙利和德国部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匈人征服了北欧的芬兰(而且欧洲突厥语借词也只是集中出现于东南欧洲)后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同样也达不到芬兰,那么是谁在语言上影响了芬兰人?唯一的可能就是,早在乌拉尔语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分支(西支:芬兰乌戈尔语;东支:萨莫耶德语)之前,就已经受到了突厥语言的严重影响——乌拉尔语分裂的时间大约在四五千年前,位置就在于东欧与西亚的交界地带(众所周知:一种成熟的语系从萌芽到发展成熟完善通常需要五六千年的时间,而语言的产生通常远远早于文字的产生)如果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突厥语最早起源于南西伯利亚——也就是说原始突厥不可能是南西伯利亚人种(图兰人种)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证明突厥语起源于西伯利亚,相反,有大量的语言学证据可以证明突厥语起源于东欧与西亚之间……
要搞清楚谁才是真正的原始突厥,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才是突厥考古文化的典型特征——考古学界的共识就是:一个原始民族最根深蒂固的文化特征,最准确的依据就是“墓葬形制”(因为这包含一个古老民族最根深蒂固的传统和原始宗教观念,越古老的时代越不容易被改变,这在考古学界是有共识的问题)第一突厥汗国的典型墓葬形制是——石库尔干(竖穴墓上面有圆盘状石封堆);乌孙联盟的墓葬包括土封堆和石封堆两种(俄罗斯突厥考古学家A N 伯恩斯坦曾在著作中表述过,“乌孙时期的土墩墓与塞克时期的石堆墓其实就是同一种文化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也就是说两者是同源的)由此可见,最标准的突厥墓葬文化就是库尔干文化。确定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西伯利亚最早出现的库尔干文化在什么时间?答案很明确——西伯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库尔干文化是阿凡那羡沃(Afanasevo culture)最早出现在西伯利亚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面我提到过的,西伯利亚最早出现突厥鲁尼文铭文的库尔干文化卡拉苏克文化(Karasuk culture)从血统上说其实就是阿凡那羡沃人的直接后代,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然而,考古学家已经证明,西伯利亚最早的阿凡那羡沃库尔干,其实只不过是黑海北岸颜那亚文化(Yamnaya culture)向东迁徙的结果——也就是说,库尔干最早的根源并不是西伯利亚的产物,而是东欧和西亚交界地带的产物,黑海北部的库尔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也就是距今70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