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贼讲座《英国文学之克里斯托佛-马洛》
讲 师:一个山贼
时 间:2012年2月22日
地 点:温煦港湾总群(167346079)
温煦港湾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876509914
整理人:沉香
一个山贼讲师:
今天我们讲英国文学, 今天要讲的这位作家,对不少人来说是比较生疏的。
因为在文学史上,这位作家虽然也才华横溢,但是他的星光长期被临近他的太阳光芒所遮蔽,以至于不被人知。
这颗太阳,就是威廉-莎士比亚。我们今天讲的,是莎士比亚的伴星:克里斯托佛-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不少才华横溢的作家,都是英年早逝的。马洛算是其中之一。他和莎士比亚同年出生,1564年,但是他仅仅活了不到30岁。1593年去世。
他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算是手工业家庭吧。1593年5月 30日卒于伦敦附近的德特福德。
和莎士比亚不同的是,马洛的生卒年月比较清晰。不像莎士比亚,是一笔糊涂账。这是因为马洛作为大学才子派作家,处在文学舞台最耀眼的中心,很早就被人关注。不像莎士比亚,野路子出身,像一棵浮萍,长期流浪,不被人关注。
马洛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就是因为他缔造了无韵诗。他的无韵诗,天马行空,气势磅礴。被后世作家称为“马洛雄伟的诗行”。
Marlowe's mighty lines。
作为剑桥大学的高材生,马洛长期受到剑桥文风的影响。除了文学创作外,马洛据说对政治非常感兴趣。在剑桥期间他曾与探险家、政治活动家罗利,剧作家查普曼,数学家哈里奥特等怀疑宗教者结成团体,人称黑夜派和无神论者。因此非常遭人嫉恨。甚至有人怀疑1593年他的死是出于政治谋杀。
这一年,他才伦敦近郊的一家酒店饮酒。中途和别人口角,被人拨刀刺死。一颗耀眼的文学巨星就这样陨落了。可惜啊,如果再给他20年时间,莎士比亚就可能是他的伴星了。这就是马洛粗略的人生轨迹。时间关系,就不详细谈他的生平了。
历史不能重写,莎士比亚是红花,才情不在莎士比亚之下的马洛只能是绿叶,相信这就是命运安排吧。不过我觉得生命过早凋谢,是影响马洛文学声誉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谜,就留给上帝吧。我们今天主要讲他的作品。
马洛的作品非常大气,首先从选题上就非常大气,他的作品,有的取材于传统故事,有的取材于宫廷。其中三部作品最为有名。
第一部作品是《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这部作品是在剑桥读书期间完成的。
原叫 Tamburlaine the Great,讲述了14世纪一个普通牧民帖木儿,如何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个野心勃勃、残暴无情的鞑靼统治者的故事。剧中描写了骄横跋扈的蒙古大帝帖木儿如何推翻波斯王,在登上王位后又杀害了波斯王的弟弟。然后帖木尔马不停蹄地战败了土耳其君主并将他关入囚笼示众。最后这个嗜血成性、权迷心窍的牧羊人竟然向上天的权威发动攻击,致使他所向披靡的铁骑陷入绝境,这个建立了蒙古庞大帝国的征服者只能孤零零地死在皇后的坟墓上。这个情节,令我想起了雪莱的《奥斯曼迭斯》。伟大的帝王,斗不过命运,不管多大霸业,最后只留下一尊残破雕像。
我贴一下《奥斯曼迭斯》,可以作为帖木儿大帝的最佳主题解释:
我遇见一个来自古国的旅客,
他说:有两只断落的巨大石腿
站在沙漠中……附近还半埋着
一块破碎的石雕的脸;他那绉眉
那瘪唇,那威严中的轻蔑和冷漠,
在表明雕刻家很懂得那迄今
还留在这岩石上的情欲和愿望,
虽然早死了刻绘的手,原型的心;
在那石座上,还有这样的铭记:
“我是奥西曼德斯,众王之王。
强悍者呵,谁能和我的业绩相比!”
这就是一切了,再也没有其他。
在这巨大的荒墟四周,无边无际,
只见一片荒凉而寂寥的平沙。
当然,有不少人实际上是误读帖木儿的,他们认为作者通过刻画一个百战百胜的枭雄,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渴望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权势的心情。但是其实不然,马洛的真实意图,是批评对权力的过度追求,就像追求知识的贪婪的浮士德博士一样。因此我用雪莱的《奥斯曼迭斯》来诠释《帖木儿大帝》。这两部作品的主题其实是一样的。
马洛的第二部作品,是《浮士德博士转》,原名叫《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r. Faustus)。该剧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德国传说。
浮士德博士,据说是符腾堡的一位学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渴求各方领域的知识。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求也最终使他走上极端,对传统学科(神学、哲学、医学与法律)深感厌烦,为了获取新知识遂求助于一种黑色魔术。他通过咒语结识了梅菲斯特,即魔鬼的仆从。浮士德与魔鬼达成协议,他将他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作为交换,魔鬼则要在此后的24年中满足浮士德所有求知的愿望。在魔鬼的帮助下,浮士德充分利用其妖术,见到了教皇亚历山大大帝以及绝代佳人希腊王后海伦。这个情节,也为歌德的长诗《浮士德》所用,对了,前些时候有一部电影,叫什么来着的?也用了这个情节。英文叫《The Ghost Rider》,汉语翻译为《灵魂战车》是吧?
4年合约期满,浮士德求助上帝无效,终于在时钟敲响12下的时候,他的灵魂被劫向地狱。马洛的浮士德没被救赎。这和歌德的浮士德相反。
虽然帖木儿大帝和浮士德博士生平不同,志趣也不一样,但是其实他们是一类人。这就是:无限的欲望最终摧毁了他们的灵魂。帖木儿的欲望是权力,浮士德的欲望是知识。
马洛的第三部悲剧,是对财富的贪婪。这部作品,叫《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主人公是个家财万贯、贪婪残忍、诡计多端的巴拉巴斯。巴拉巴斯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对财富具有天生的渴求,巴拉巴斯为报复财富的丧失而使女儿死与非命,他阴谋叛逆,先将马耳他岛出卖给土耳其人,然后又策划将土耳其征服者投入沸锅蒸煮,结果却使自己葬身火海。
这三部作品,我觉得可以看做一个三部曲,给个名字,可以叫《贪婪三部曲》。都是描绘人性的贪欲,对权力、知识和财富的无尽贪欲,最终也毁灭了人的本性。使人和兽类等同。这就是马洛的悲剧主题。
当然,除了这个大气的主题之外,马洛的诗本身,也是非常大气的。文采生动,气势磅礴,下面我给大家贴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马洛无韵戏剧诗。浮士德博士赞海伦,
Was this the face that launch'd a thousand ships,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Sweet Helen, make me immortal with a kiss.
Her lips suck forth my soul: see where it flies!
Come, Helen, come, give me my soul again.
Here will I dwell, for heaven is in these lips,
And all is dross that is not Helena.
I will be Paris, and for love of thee,
Instead of Troy, shall Wittenberg be sack'd;
And I will combat with weak Menelaus,
And wear thy colours on my plumed crest;
Yea, I will wound Achilles in the heel,
And then return to Helen for a kiss.
O, thou art fairer than the evening air
Clad in the beauty of a thousand stars;
Brighter art thou than flaming Jupiter
When he appear'd to hapless Semele;
More lovely than the monarch of the sky
In wanton Arethusa's azur'd arms;
And none but thou shalt be my paramour!
简单解释下吧:
Was this the face that launch'd a thousand ships
就是这张脸,使无数只战船沉没,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并焚毁了伊利昂高耸入云的高塔吗?
Sweet Helen, made me immortal with a kiss.
美艳绝伦的海伦啊,请给我一个吻,使我永恒不朽。
Her lips suck forth my soul: see, where it flies!
她的嘴唇吸走了我的灵魂,看啊,它在那儿飞翔!
Come, Helen, come, give me my soul again.
来吧,海伦,来吧,把我的灵魂再给我吧。
Here will I dwell, for heaven is in these lips,
我就在这里住下了,因为天堂就在你的唇上,
And all is dross that is not Helena.
除了海伦娜,一切都不值一提。,
I will be Paris, and for love of thee,
因为爱你,我将像帕里斯那样,
Instead of Troy, shall Wertenberg be sack'd;
让符腾堡,而不是特洛伊,遭到洗劫。
这里我解释下,Paris (帕里斯)就是荷马《伊利亚特》中拐走海伦的男子,为特洛亚王子。这里,浮士德以帕里斯自居,把自己想象成海伦的姘夫,好好地意淫了一把。结果是在他的意淫里,把他的家乡符腾堡像特洛亚城一样给卖了。你看这家伙有多坏。
And I will combat with weak Menelaus,
我将把你的徽章戴上我的羽冠,
And wear thy colours on my plumed crest;
和懦弱的墨涅拉俄斯决斗,
墨涅拉俄斯就是海伦的丈夫。
Yea, I will wound Achilles in the heel,( z% l1 n+ a# u: z+ g# J
无疑的,我将击中阿基里斯的脚踵
And then return to Helen for a kiss.
然后返回,向海伦献上一个吻。
这里也有个意淫的巧合。
击中阿基琉斯的脚肿的,正是海伦姘夫帕里斯,有人问,帕里斯有何力量,能射穿阿基琉斯的脚肿,并使后者丧命呢?这是因为帕里斯得了阿波罗的神力。,
浮士德博士也太会意淫了。
O, thou art fairer than the evening air
啊,穿上缀着无数星星的美丽衣服
Clad in the beauty of a thousand stars;
你比傍晚的天空更美丽,
Brighter art thou than flaming Jupiter
When he appear'd to hapless Semele;
比朱庇特向不幸的塞默勒显露的光芒更明亮
朱庇特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对应于古希腊神话的宙斯。木星的称呼以其命名。塞默勒是腓尼基国王卡德摩斯的女儿,宙斯伪装成凡人与她秘密幽会。宙斯的妻子赫拉变成塞默勒的邻居,在公主的心中播下了对她神秘情人不信任的种子。塞默勒要求她的情人显露他的身份,否则便不许他亲近。于是宙斯以其全部神圣的荣光出现,正如赫拉所预料的,这不幸的女子因此被雷电击死。
More lovely than the monarch of the sky
In wanton Arethusa's azur'd arms;
比在荡妇阿瑞托莎蔚蓝色怀抱里的天帝更可爱;`
And none but thou shalt be my paramour!
除你以外,没有谁会成为我的情人。
好,超时了,就到这里,这首无韵诗大家对照翻译慢慢品味吧,还是很有气势的. 是英语文学的精品诗之一, 就这样,谢谢惠顾.!
下一个,我准备本琼生和斯本塞一锅烩, 然后结束文艺复兴时代, 转入古典时期.
粗略讲一讲米尔顿。然后进入第二座高峰,浪漫派。英国古典不如法国,但是也产生过不少优秀作家,德莱顿、米尔顿。亚历山大-蒲波,这些都是古典派代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