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北老太太
东北老太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56
  • 关注人气: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老伴就医记

(2023-09-02 18:13:20)
分类: 烟火人间
陪老伴就医记


2023年8月16日,周三,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天气预报晴,目力所及也是响晴薄日艳阳高照,没带伞只戴着遮阳帽出发了。来到健身房像往日一样按部就班游泳四百多米,然后淋浴。事毕,穿戴整齐在楼上休息大厅沙发上稍事休息,喝点水刷会手机,然后起身下楼。待走到大门口才发现,外面大雨滂沱,和我一样没带伞的健身会员约20来人在焦急等待雨停。等了半个多小时雨终于停下来了,到家已12点,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

饭菜都已做好摆在桌子上,老伴却躺在床上。上前一问说腰疼得厉害,我第一反应是“腰脱”,因为他有这个病根。老伴却说,不是那个疼法,这个疼得厉害,疼得直冒汗。只见他手里拿着毛巾,不断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根据我日积月累积攒的那点医学常识,就疼痛的位置和程度来看有点像“肾结石”,但老伴马上给否了,说五月份刚刚做过体检,B超、CT都做过没发现,不可能是肾结石。那会是什么病呢?完全懵圈。

先吃饭吧!老伴只吃了几口,疼得吃不下去了,又回到床上。我赶紧扒拉几口,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带上社保卡、现金、装满水的保温杯。出门打出租,路不远,起步价六元就到了中心医院急诊。

中午时分人不太多,先挂号然后奔急诊室。只见急诊大厅二个接诊医生,牌子上清晰标明“内科”、“外科”。内科那里医生周边围了一圈人,很忙,外科这里医生干坐着,一个就诊的患者也没有。不知我们该看哪个科,我试探着弱弱地问那位百无聊赖的外科医生,“突然腰疼得厉害,可以看外科吗?”那医生接过挂号单,指着屏风说“床上躺着去。”老伴乖乖地走到屏风后面,医生也过去了,我等在屏风外。不一会就出来了。医生初步诊断肾结石,然后坐到桌前,开单子,让老伴去做B超,同时嘱咐,多喝水,感觉憋不住了就去做。

来到B超等候区,带来的水派上了用场,老伴因疼痛出汗太多,正口渴,咕咚咕咚不一会就把保温杯里的水喝光了。意犹未尽,让我出去再买瓶水。买回来一瓶“万岁山”纯净水,老伴咕咚咕咚又是半瓶下肚。估计差不多了去做B超。

做B超的医生见老伴疼的厉害,说了一句“疼得厉害就过来做呗,还等什么憋尿?”我心里再次疑惑,让憋尿也是医生说的呀!老伴俯卧在检查床上,医生拿着像话筒一样的探测设备,在老伴的腰上左右反复揉搓了多次,眼睛很认真地盯着电脑屏幕。我不时地帮助掀衣服,用医生递过来的手纸擦拭皮肤上的润滑剂。约十多分钟,医生敲键盘,然后打出了检查结果。文字显示只是肾水肿,并未见结石。

拿着B超检查结果回到急诊室,外科医生接过报告单看了一会,告诉我们拿着报告单上后楼住院部找泌尿科医生看。我们两个年近耄耋的老人屁颠屁颠地奔住院部,结果路不熟走了许多冤枉路。乘电梯上八楼来到泌尿科,找到医生递上报告单并说明是急诊医生让来的。医生接过单子看了一会,迅速地开了三个单子——做CT、验尿、验血查血象和肾功能。把单子递给我们的同时还说了一句“其实这些单子他就可以开”。我们真搞不懂这医院的流程。

走在路上老伴说腰不疼了,俩人共同分析,是做B超时那顿强力揉搓,把肾里不通的地方给揉搓通了。不疼终归是好事。

回到门诊大楼,缴费然后先到B超排队,屏幕显示我们是10号,前面还有9个人。时间充裕,上楼抽血化验。这里人不多,很快完成抽血留尿诸事。化验师嘱咐,二十分钟后出结果,可不必再来回跑,一楼就有机器,可以凭缴费的条码在机器上打印结果。嗯,这个倒不错,网络时代就是方便。

排队等CT的时候抽空在机器上打印了验血、尿的报告单。耐心地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排到老伴做CT了,不到十分钟做完出来了。医生嘱咐,一小时后可到机器上打印CT片子和书面报告,但医生的电脑上现在就能看结果。

我们再次来到住院部泌尿科,找刚才开单子那位医生递上各种报告单。医生仔细看过三张报告单,又上电脑上找CT影像。然后告诉我们,肾上确有一个高粱米粒大的结石,B超做不出来,但CT上可以看出来,并让我们看电脑屏幕。作为外行的我们在医生的指引下也看到了那个肉眼可见的小白点。病因找到了,怎么治疗呢?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由于结石很小,不适于碎石等治疗方法,只能用保守治疗,多喝水,吃药的方法排出小结石。想住院也可以,明天带着一万元来住院,并且嘱咐还得回到急诊科。

我们再次回到最初接诊的急诊科,大夫已经换人了,这位新接班的大夫似乎对我们很排斥,经再三解释才很不情愿地接过一打单子,看一遍,然后在单子后面写上应服的药名,其中有“排石颗粒”、消炎药,还有一个挺拗口的西药,作用是利尿的,让我们自己上药店去买。现在的医院不靠卖药挣钱了。我们打出租回到家门口的药店,顺利买到医生开的那几种药,马上服药。

折腾一大圈在医院里花了三百多银子,买药支出不到百元,都是划的医保卡,老伴的卡里有一千多积蓄。次日我一人去医院在机器上打出了CT片子和文字报告单。
如今半个月过去了,老伴坚持服药,腰再没疼过。药还是挺管用的,但不知道那块小结石是否排出去了。

一点感悟:在小城市没有人脉资源看病也很方便,但真要患了大病还是要去大医院。再者,要与时俱进,学会操作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才能方便快捷省时。

一篇流水账长且臭,能认真读完的都是关心我们老两口健康的至爱亲朋,谢谢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