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凑够三条就更新

(2022-03-12 20:23:58)
标签:

背痈

治牙

追剧

分类: 烟火人间

  一、

  背上长了个“火疖子”(专业术语叫“背痈”)。从2月12日到3月10日,到药店买了三次药,去医院挨了一刀,然后往返医院换了八次药,先后共跑了十次医院。3月10日已经拿掉创口上的纱布,算是基本痊愈。共花费约600元,其中在医院花费540元,就医前在药店买口服外敷药花约50多元。

  就这么一个“火疖子”就花了这么多钱,你还敢生病吗?

  一场小病虽不大,但长在皮肤上,不能去健身房洗澡,与泳友们久不见面。感恩泳友们微信问候,登门探视,心中倍感温暖。

  感恩博友“地质队员”洋洋洒洒码字百余个,教我怎样在家洗澡又不伤及刀口。

  最要感恩的是老伴不离不弃一次不落地陪我跑医院。携手走过五十一年,这一刻,多少不愉快的往事,争吵、冷战都化作白云随风飘散,心中只剩感动和温暖。矜持内敛的中国人羞于说出那三个字,真实的行动比那三个字,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能打动人心。还是那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耄耋之年,能携手并肩行走在夕阳的余晖中,就是最大的幸福。

  二、

  人生暮年就是多事之秋,这话一点也不假。背痈还没痊愈,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牙齿就整事了,左侧下牙从里面数第二个“磨牙”(正常人是32颗牙齿,我只有28颗,没有智齿。)肿胀疼痛。其实病因与背痈同源,也是上火惹的祸,发病时间也差不多,只是因为背痈更严重些,把牙疼的事暂且忽略了。现在背痈即将痊愈牙齿的事就提到日程上来了。

一位至亲至爱的人宽慰我说,人老了常得点小病未必是坏事。这话或许有点道理吧!

  三月七日办别的事顺路到牙科诊所探探路,做一些调研。很负责的女大夫看过后认为只需填补牙洞,百八十元就可以解决,这个似乎比我预期的还简单。然后约好次日再来就诊。

  回家和老伴一通汇报,老伴说,等你真治上就没那么简单了,别说百八十元,三百五百能打住就算少的了,治牙是最烧钱的。一语成谶,不幸被老伴言中。

  三月八日,老伴陪我来到牙所。这次是一位年轻的男大夫接诊,诊察、拍X光片,一通折腾,给出的结论是:“重度磨耗、有裂纹、牙髓坏死。”治疗方法是:“开髓扩三根”,然后装金属牙套。

  这个结论似乎和我预期的相差无几,如果简单地堵个牙洞是权宜之计,仍有后患,那就来个彻底的吧。

  医生开始用微型电砂轮打磨坏死的牙齿,居然没有痛感,医生很自豪他的准确判断。然后用金属器械抠坏死的牙髓,偶有轻微疼痛。第一次治疗结束,约好三天后的十一号再来。

  三月十一号如约再次来到牙所,治疗方法同第一次。预约三月十九号再次复诊。整个治疗过程需要一个月以上。

  到目前为止已花费535元,其中治疗费400元,X光费15元,其余是药费和材料费。后续还有牙套的材料费,最便宜也要150元。最后1000元能打住就阿弥陀佛了。

  治背痈划医保卡,治牙如划卡要加收百分之十费用。反正医保卡所剩无几不够支付治疗牙的费用,那就交现金吧!
   
  三、

  因为听力障碍,基本不看电视,更鲜少追剧,最近一次追剧还是三年前追《都挺好》。

  前日看了博友“说话的鱼”的博文“点赞《老闺蜜》的理由”,好想去看看这部电视剧。于是在电脑上找到了,并一口气看了三集。结果我爱上了这部电视剧,并决定一追到底。
凑够三条就更新


  喜欢电视剧《老闺蜜》的理由,首先是他的题材。老闺蜜,你听听这不就是讲述婆婆妈妈的事嘛!我就是婆婆妈妈,那里或许有我的影子。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五个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老女人凑到一起,不知能演绎出多少有趣的接地气的故事。只看了三集,我已是剧中人了,欢乐着她们的欢乐,痛苦着她们的痛苦,和她们一起喜怒哀乐。

  其次,《老闺蜜》由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主演。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尤其喜欢王馥荔和潘虹,老得优雅,老得有品位,不整容不装嫩,该演婆婆演婆婆,该演丈母娘演丈母娘,哪怕恶婆婆刁丈母娘都照演不误,而且演得出神入化。在《老闺蜜》里她们又顺理成章地演起了与她们年龄相匹配的角色,真的好喜欢。

  还有,大都市的现代生活气息,和全剧的轻喜剧风格也是亮点,让人不忍放弃。

  全剧洋洋洒洒四十八集,我预计用十天左右看完她。

  终于凑够了三条,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舅舅九十大寿
后一篇:沉痛悼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