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元2021年3月5日,辛丑年正月二十二,二十四节气之第三个节气——惊蛰。
(网络图片)
春雷乍响谓之惊,万物复苏谓之蛰。
古人认为的“惊蛰”,是指春雷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时,数九将尽,“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暖风吹来,雷声隐隐轰鸣,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感染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多与惊蛰有关的诗句。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秦楼月 浮云集》
【宋代】范成大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菩萨蛮·春雨》 【宋代】萧汉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春晴泛舟》 【宋代】陆游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闻蛙》 【宋代】赵蕃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观田家》 【唐】韦应物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山房》 (宋)陈允平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春日杂兴五首》
(宋)陈棣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市饮》 (宋)陆游
(网络图片)
这些诗词所描写的自然景象都发生在南方,至少也在黄河流域。博客上很多南方博友已经晒出了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大美图片,那里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网络图片)
而我大东北惊蛰时还处在冰消雪融的初春,只是气温稍有回升。未闻惊雷响,更无桃红柳绿。
今晨窗外阴沉沉,待外出时已是细雨湿衣看不见,烟雨落地听无声。中午时分从健身房出来细雨变成了小雪,早春的雪细如筛过的面粉,“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东北的农谚有云: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老祖宗的话总是对的,我至今还穿着最冷时穿的厚棉裤,并未感觉不适。
毕竟已是春天,又是临近“三、八节”,泳友们开始“蠢蠢欲动”,张罗着一次有特色的聚会。因为疫情,也因为寒冷,泳友们“蛰伏”一个冬天没聚了。惊蛰时节,借着“三、八节”的由头,来一次大型聚会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