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古野岙露天电影

(2012-07-23 14:26:41)
标签:

露天电影

日本电影

礼堂

古野岙

分类: 回首往事
   一想起宁波远郊的古野岙,那个我生活了15年的地方,就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眼前。在灯光球场看露天电影就是这许多美好回忆中的一个。我这大半生看了多少电影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大部分都是在古野岙看的。

    我在古野岙时(1970年——1984年),那里的文化生活还是挺贫乏的,不光古野岙,整个中国就八个样、板戏。看电影就是最大的文化娱乐活动了,它给古野人带去了节日般的欢乐。一有电影消息大家就开始奔走相告,轮到值班看不到电影的就只能遗憾加沮丧了。最高兴的莫过于家属区的孩子们,太阳还没落山,就拎着小竹椅去“包位置”了。

    文ge期间可看的电影很少,除了样板戏还有几个《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看了无数遍的电影,熟到差不多可以背下来了。此外,还有几个“友好的兄弟国家”的进口电影也时常能看到。记得有个朝鲜电影叫《看不见的战线》,是一部反特片,说的是南朝鲜的特务潜入北朝鲜的事。里面的个别人物和情节印象还挺深。还有一个朝鲜电影叫《摘苹果的时候》,那里有个角色只露了一张照片,说她能挣600工分,成为后来的经典,来形容长相丑的女人。不知什么人还给当时的外国电影用顺口溜的形式总结了一下,我觉得挺准确到位,说的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日本电影内部发票。

    说到内部发票,让我想起大约是在文ge结束后不久,古野岙的干部曾经到东海舰队礼堂看过三部电影,名字是《日本海大海战》《山本五十六》《啊!海军》。三部电影看了将近一天,看得头昏脑胀,中午是在礼堂里啃的面包。但我相信不会有人睡觉,那电影令人震撼。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看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惨烈,也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日本民族精神。后来又去了一次舰队礼堂看的是日本电影《kdd丸》。那电影专业技术性很强,但仍有极大的吸引力。说的是铺设海底电缆安装程控电话的事。让我们看到了闭关锁国的中国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之间的差距。改革开放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令人耳目一新。

    wen革后,被禁锢的电影都“解放”了。古野岙露天电影史上最热闹的一次,当属放越剧电影《红楼梦》。那时部队还没有围墙,平时放电影也有周围农村百姓来看,但人数不多只限于青壮年。都是军人搬来办公室的椅子坐在里面,远道而来的百姓站在外面。这次就不同了,越剧起源于浙江,是浙江人的最爱,相当于东北人“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红楼梦》又是经典,百姓们大概是男女老少倾巢出动,百姓比军人还多。我按照以往看电影的惯例,做完家务再去。可灯光球场已经水泄不通,挤不进去,我真的没挤进去,在外边看的,史无前例啊!

    还有一次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是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整个电影没有人类出现,就是几只狐狸,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北海道狐狸的生存状况。狐狸很小就被父母赶出家门自谋生路,能够侥幸活下来的很少。我看的很投入,被故事情节吸引,为小狐狸们的命运担忧。当电影放完,灯光亮起来的时候,球场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我无言。那是个寒冷的冬天。

    离开古野岙之后,再没看过露天电影,连室内电影也很少看,只在几大节日时工会发票才去看一次。退休后,小影院里的大片更没看过,跑那么远的路,花几十块钱去看个电影总觉得不值,那是年轻人的事,还是在家里看电视又舒服又随意。尽管如此,想起古野岙的露天电影还是十分令人怀念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