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题目,定有人不解地问,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和足球扯的上吗?她和足球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我要说的是,我肯定不是球迷,连伪球迷也不是,只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受环境影响比别的老太太多看了几场球,对足坛的事略知一二,进而想谈谈一孔之见。应该说,我与足球的关系可不止“一毛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值中国足球最火爆的年代。甲A联赛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又有那个叫米卢的老头把中国队带进了世界杯32强。中国的球迷像被打了强心剂一样兴奋、痴迷。我们家也有两位男性迷上了足球,于是家里那台唯一的电视,成了家庭战争的导火索。只要有足球赛,就别想看别的。我对足球不感兴趣,但作为少数派在抢频道时也只能败下阵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时,只好手里织着毛线活,眼睛有一搭无一搭地看两眼电视,时不时地发表几句让球迷笑掉大牙的评论。多数派会不失时机地给我解说,对我进行足球启蒙教育。于是我知道了什么叫“越位”,什么叫“乌龙球”,什么叫“德比赛”。什么样的比赛到点就可以结束,什么样的比赛必须决出胜负,等等属于足球比赛的一些基本常识。有道是近墨者黑嘛,久而久之,我也被拖下了水。由对足球抵触到不反感,到能硬着头皮看一场半场,直至有一点点兴趣。我和人家正宗球迷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家既关心比赛结果,更享受比赛的过程,而我则更关心比赛结果。据说那正宗球迷看重的就是那狂热的比赛过程。如果因为天大的事,没能看到直播,决不让别人把已知的结果告知。一定要自己亲自看录像的全过程。我则不然,就关心结果。当年甲A联赛每轮过后,报纸上都会登出“联赛排名榜”,我会认真地把那豆腐块大的排名榜剪下来,集在一起,看各队在排名榜上的变化。
因为不是球迷,也就不能说是哪个队的球迷,只能说,因为是辽宁人对辽宁队比较关注,看辽宁队比赛比较多,心里盼着辽宁队赢。进而因为大连属辽宁,对大连队也挺关心。当国家队与外国队比赛时,我毫无疑问倾向中国队。反正赛场上得有中国人我才看。没有中国人的比赛我不知道该倾向谁,没有倾向性的比赛看着没劲。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欧洲杯号称“豪门盛宴”,再好吃,我也绝不动筷。
那时央视体育频道有个栏目叫《足球之夜》,在每周四晚的黄金时段播出,称之为“球迷每周的节日”球迷们都等着盼着看这个节目,我也会像孩子期待过节一样期待这个节目。因为这个节目会解读赛场上的一些细节,爆料赛场以外与足球有关的人和事。那时的很多谜团,都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找到了答案。
回忆那时的球市,真是异常地火爆,各种媒体,包括主流媒体都频繁地报道有关足球的方方面面,那个由金哨变为黑哨的陆俊上过央视《东方之子》;有个超级球迷罗西也上过央视《东方之子》,他为了足球弄得妻离子散却仍不回头,那份执着让我们局外人无法理解。还有那些没有成名的铁杆球迷,一个个赤膊上阵,助威呐喊,投入无限真情,而球场上还给他们的却常常是假球、黑哨。让球迷们情何以堪。从此,我已不再关心足球,输赢与我无关。
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足球开始了职业化、市场化的进程,但结果是失败的。成绩没上去,反而被铜臭笼罩。足球界成了大染缸,所有从业人员谁也难于独善其身.从足协官员、俱乐部老总、裁判、教练,直至球员一个个出庭受审,这已经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国足球的悲剧,中国体育的悲剧。
前不久,足坛重量级人物谢亚龙、南勇案一审宣判了。套用一句媒体常用句型,应该说足坛扫赌打黑反腐“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我们的足坛是否就干干净净了呢,不得而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