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学研习 |
论语学而篇01为政篇02八佾篇03后续章节原文与白话翻译初步(魏高原2021.01.21-00湖南怀化)之参考论语全文链接
https://lunyu.5000yan.com/11-26.html
01.学而篇
01_02(0-00)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翻译初步】
有子说:“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很少见;
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君子也就是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
而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01_04(0-00)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白话翻译初步】
曾参说:“
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已: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
对老师所传,是不是用心实践了呢?”
01_05(0-00)
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
并且讲究信用;
节省费用,
并且爱护人民;
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
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01_07(0-00)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白话翻译初步】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
而看轻女色;
侍奉父母,
能够竭尽全力;
服侍君主,
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
同朋友交往,
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
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
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01_08(0-00)
子曰:“
君子
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一个君子,
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
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
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01_09(0-00)
曾子曰:“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白话翻译初步】
曾子说:“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
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
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01_10(0-00)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
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白话翻译初步】
子禽问子贡说:“
夫子(孔子)每到一个国家,
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
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
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
子贡说:“
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
夫子的这种求得的方式,
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01_12(0-00)
有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白话翻译初步】
有子说:“
礼的功用,
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
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
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
都按这个原则去做。
如遇到行不通的,
仍一味地追求和顺,
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
也是行不通的。”
01_13(0-00)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白话翻译初步】
有子说:“
约言符合道德规范,
这种约言才可兑现;
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
才不会遭受羞辱;
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
也就可靠了。”
01_14(0-00)
子曰:“
君子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君子
食,不追求饱足;
居住,不追求安逸;
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并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
如此,就可以称得上是
好学了。”
01_15(0-00)
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翻译初步】
子贡说:“
贫穷却不巴结奉承,
富贵却不骄傲自大,
怎么样?
孔子说:“
可以了,但还是不如
虽贫穷却乐于道,
虽富贵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
《诗经》上说:’
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
先开料,
再粗锉、细刻,
然后磨光’,
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孔子说:“
赐呀,
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告诉你以往的事,
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02.为政篇
02_02(0-00)
子曰:“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诗经》三百多篇,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就是’思想纯正’。”
02_03(0-00)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
百姓可暫时免于罪过,
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
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
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
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02_11(0-00)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在温习旧的知识时,
能有新的收获,
就可以当老师了。”
02_16(0-00)
子曰:“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做事情过或不及,
都是祸害啊!”
02_19(0-00)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白话翻译初步】
鲁哀公问道:“
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
孔子答道:“
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
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
则百姓就服从了;
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
百姓就会不服从。”
02_20(0-00)
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
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白话翻译初步】
季康子问:“
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
该怎么做?”
孔子说:“
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他们就会恭敬;
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
他们就会忠诚;
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
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02_23(0-00)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
【白话翻译初步】
子张问:“
今后十代的礼制现在可以预知吗?”
孔子说:“
殷代承袭夏代的礼制,
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
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
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
那么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
就是在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03.八佾篇
03_01(0-00)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
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
岂有此理!
(或者字面本来意思:
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
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03_02(0-00)
三家者
以《雍》彻,
子曰:‘
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白话翻译初步】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
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
孔子说:“
《雍》诗说的是
’诸侯都来助祭,
天子恭敬的主祭’,
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03_06(0-00)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
对曰:“
不能。”
子曰:“
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白话翻译初步】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
孔子对冉有说:“
你不能阻止吗?”
冉有回答说:“
不能。”
孔子说:“
唉!
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03_08(0-00)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白话翻译初步】
子夏问道:“
‘轻盈的笑脸多美呀,
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
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
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先有白色底子,
然后在上面画画。”
子夏说:“
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
孔子说:“
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
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03_09(0-00)
子曰:“
夏礼,
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
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夏代的礼仪制度,
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
殷代的礼仪制度,
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
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不足的缘故。
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
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03_13(0-00)
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
子曰:“
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白话翻译初步】
王孙贾问道:“
’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
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
不是这样的。
如果得罪了上天,
到什么地方去祷告求情也是无用的”。
03_14(0-00)
子曰:“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
多么丰富多彩啊!
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03_18(0-00)
子曰:“
事君尽礼,
人以为谄也。”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
别人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
03_19(0-00)
定公问:“
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白话翻译初步】
鲁定公问:“
国君役使臣子,
臣子服侍君主,
各应该怎么做?”
孔子答道:“
君主应该按照礼节役使臣子,
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03_20(0-00)
子曰:“
《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说:“
《关雎》这首诗,
快乐而不放荡,
悲哀而不悲伤。”
03_21(0-00)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
夏后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白话翻译初步】
鲁哀公问宰我”
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
宰我回答说:“
夏代人用松木,
殷代人用柏木,
周代人用栗木,目的是使百姓战战栗栗。”
孔子听到这些话,
告诫宰我说:“
已经完成的事不用解释了,
已经如愿的事不要再劝谏了,
往事也不要再追究了。”
03_23(0-00)
子语鲁大师
乐,
曰:“
乐其可知也。
始作,
翕如也;
从之,
纯如也,
皦如也,
绎如也,
以成。”
【白话翻译初步】
孔子给鲁国乐官讲奏乐过程:“
奏乐过程是可以了解的:
开始演奏时,
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
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为之振奋;
乐曲展开后
美好而和谐,
节奏分明,
连续不断如流水绵绵流淌,
直至演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