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道上 |
分类: 国学研习 |
编者按:电视剧《汉武大帝》全集的最后一集也即第64集【大结局】终于看完了,感触良多!感觉乃汉族人与匈奴后人之“必观剧”!故严重推荐一看!
【钩弋夫人:陛下是要弋儿陪您吗?
晚年汉武帝:今年二十几了?
钩弋夫人:陛下怎么连弋儿的年龄都忘了?弋儿年满六月就二十二岁了。
晚年汉武帝:好!如蓓蕾初开的年纪啊?朕二十二岁的时候,正是和卫青、韩嫣他们跑马入南山,彻夜射猎不归。荒唐的年龄啊!
钩弋夫人:等陛下的病好了,弋儿愿陪陛下您去那些地方走走。
晚年汉武帝:没有那样的日子啦!如果今天朕就死了,你能够陪伴朕一块儿去吗?
钩弋夫人:陛下,您是要让弋儿殉葬吗?
晚年汉武帝:怎么?你不愿意永远陪伴朕吗?
钩弋夫人:不不,不是啊!不是,不是!弗陵,弗陵,不是,不是!陛下,弗陵还不过四岁啊!
晚年汉武帝: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朕!
钩弋夫人:不是。
晚年汉武帝:你不愿意跟朕一块死?
钩弋夫人:不是啊,陛下!
晚年汉武帝:那好吧,那你就先去死吧?
钩弋夫人:不要,陛下!
晚年汉武帝:来人!
钩弋夫人:陛下,陛下!
晚年汉武帝:苏文和江充跟你是什么关系?你以为朕都不知道吗?不!
钩弋夫人:求求您了!
晚年汉武帝:把钩弋夫人交给廷尉!
钩弋夫人:弋儿知道错了!
晚年汉武帝:赐死!
钩弋夫人:弋儿知道错了!陛下!
晚年汉武帝:你们还等在这儿干什么?还不把人带下去!
钩弋夫人:陛下!求你了,陛下!不要,不要啊!
晚年汉武帝:你赶快下去吧!你不能再活着了。】
**************************************************************************************************************
【皇帝侍卫:宣中书令司马迁!
中书令司马迁:仆臣司马迁,待罪皇帝驾前。
晚年汉武帝:是你呀!读了你的书,朕都气病了,少说也折了朕一年的阳寿。你是用你的刀笔在复仇。
中书令司马迁:臣正是为此,前来请罪的。臣死有余辜!
晚年汉武帝:你是想让朕杀了你,好让千秋万代都颂扬你的忠烈,而唾骂朕是一个暴君吗?朕偏不成全你。
中书令司马迁:陛下,您的心胸,真如大海一样深邃,但是,卑臣作为史官,只想如实记录所看到的一切。
晚年汉武帝:朕快死了,不想戴你的高帽子。司马迁,朕一生阅历,不可谓不广,而你,是唯一一位不肯在精神上臣服于朕的人。朕敬重你这一点,所以要留下你。
中书令司马迁:臣并不怕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陛下不喜欢,臣取回这部史书,臣愿意删除书中的《陛下本纪》,重新起草。
晚年汉武帝:书,就放在这儿吧!但重新起草,大可不必。其实,你何止是对朕,对高皇帝、景皇帝,你又何尝没有微词啊!有人劝朕说,烧掉你这部书。可朕说,没必要。你的这部书,朕看虽然不能作为国家的正史,但是可以存录作为你这位史官的一家之言。外面对朕杀钩弋夫人有什么议论啊?
中书令司马迁:的确有很多人,不是十分理解。既然陛下已经立了弗陵殿下为太子。。。
晚年汉武帝:连你也不明白吗?子弱母壮,必乱天下!你等不在其位的人,很难真正明白,什么叫掣肘?什么叫顾忌?什么叫皇帝的不得已?过去许多国家和朝代所以发生动乱,都是因为皇帝年幼,而皇太后年轻的缘故。无上的权威和无边的享乐,世间没有什么人能不为所动,不为其所腐蚀。皇太后年轻寡居,再贤德的人,也难免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又大权在握,又有谁人能够制止她?
中书令司马迁:陛下,您的一生,已穷尽人力所能的一切。您总是为社稷子孙,预作谋划,心存大仁慈。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谁也征服不了历史,逃脱不了宿命。陛下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辉炳史册的千古一帝。这一点,臣一直坚信不疑。也许,也许卑臣本来就没有资格来评论陛下。
晚年汉武帝:你认为你就真的理解了朕吗?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已经发生的,没有发生的,朕来不及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了。】
****************************************************************************************************
电视剧《汉武大帝》第15集中被立为太子的少年刘彻与其太傅卫绾在第一堂关于“王”字的写法与含义课上一段发人深思的对白:
【太傅卫绾:殿下注意啊!这个“王”字,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但是它藏有许多玄机。你看,三横一竖贯通其中,这也是最不简单的一个字。这一竖呢,代表道,王者之道。惟有参通天地人之道,才配作王者。三横是“天、地、人”三元。三元不通,则王者失位而亡。那么。。。
太子刘彻:哦,我明白了。三元通,则王天下;三元不通,则亡天下。
太傅卫绾:对,这个王字,是天下最难认的一个字,也是最不稳定的一个字。你看,这一竖,它能不能撑起天地人?什么是道?儒家之道,不是黄老一切无为的清净自养之道,而是普济天下的王者之道。若是挑不起,则非王而亡。你琢磨琢磨。
太子刘彻:这么看来,这个王字,还真是不简单。
太傅卫绾:是啊,天下人都想争做这个王,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王字难写呀!
太子刘彻:你这个老师,还真有学问呢?你是向谁学到这些道理的?
太傅卫绾:读圣人之书。
太子刘彻:圣人?你说的圣人是谁啊?
太傅卫绾:就是孔夫子啊!
太子刘彻:可是太后,她只让我读老子的书。而老子他为什么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什么老子他反对圣人呢?
太傅卫绾:殿下,我不敢说老子的书错了,可我只读圣人的书,不读老子骂圣人的书。
太子刘彻:那你也算是圣人吧?
太傅卫绾:我?我怎么配称圣人呢?我卫绾在前朝啊,原本只是个给皇上赶马车的。
太子刘彻:那您至少也是贤人吧?要不然我父王怎么会让您来做我的老师呢?我听说,古代御马名师有王良、造父,看来本朝又有一个名人,叫卫绾啦!
太傅卫绾:殿下,您取笑老夫开心呢?
太子刘彻: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三件事。一是要观曲江之涛,二是要读遍圣人的书,三是要驾骏马射猎。有一天呢,观曲江之涛,我要去找刘荣哥哥;读圣人之书,我要去找您;驾乘骏马,我也要去找您。
太傅卫绾:殿下,师傅有句很严肃的话要跟您说,
太子刘彻:师傅,我说错什么了吗?
太傅卫绾:以后再也别提临江王刘荣的名字,尤其在皇上面前,
太子刘彻:为什么?
太傅卫绾:君王的眼中,没有兄弟和姐妹,只有天下和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