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资减资汇率调整应选用后进先出法

(2012-09-26 14:04:32)
标签:

减资

杂谈

分类: 会计理论与实务
   外资企业分期投入资本后又减资,其保留原币资本与人民币实收资本的汇率调整,有用先进先出法的,也有用后进先出法的,还有用加权平均法或者用即时汇率的,目前会计会制度没有统一会计方法规定。我认为外资减资汇率调整应考虑反映前期投入的真实情况,选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调整。

    能完整地反映前期投入人民币资本的真实情况。外资企业分期投入资本,由于汇率变化人民币资本金额也在变化,不成固定比例,特别是投入资本一段时间后又减资,剩下的原币资本与人民币实收资本金额汇率差异相当大,所以在减资时要对保留的原币资本与人民币实收资本进行调整,使其反映合理的汇率水平。用什么汇率作为调整汇率,是用第一次验资的汇率,还是用平均汇率,或者用即时汇率,这就涉及调整方法问题。不同的理解会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调整后的结果要保留前期汇率,真实反映前期投入人民币资本情况,所以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即时汇率方法,都不能全面反映前期投入原币资本所反映的人民币金额,都不是外资减资汇率调整的好方法,只有用后进先出法,使其保留原始汇率,才能真实反映前期投入原币资本所反映的人民币资本金额,才是最好的可取方法。

    能维护被投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外资减资是原币退出,也是阶段性利益分配,在资本退出过程中原币对人民币有升值或贬值,特别是象近几年人民币对港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时间价值就在其中,这些都影响被投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如何调整利益,这也涉及到方法问题,是用先进先出法调整,还是用加权平均法调整,或是用即时汇率调整,不同的方法结果不同,影响相互利益。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即时汇率方法,其结果不能将减资所形成的损溢准确地反映出来,只有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调整,将人民币实收资本溢价的金额调入资本公积,使其参与减资时净资产的分配,这样才能维护被投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才最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例如:某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港币945万元,分两期投入,2004年投入港币284万元,折合人民币3,010,400元,汇率是1:1.06;2006年投入港币661万元,折合人民币6,821,520元,汇率是1:1.032,合计实收原币资本港币945万元,折合实收人民币资本9,831,920元。由于市场变化2010年3月该企业投资人决定减资,注册资本由港币945万元减少到港币100万元,2010年3月31日港币对人民币汇率是1:0.8792,汇出港币845万元折合人民币7,429,240元,剩下的原币资本港币1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2,402,680元。调整方法及过程如下。
一、减资帐务处理:
    借:实收资本7,429,240元
    贷:其他应付款—投资人7,429,240元
二、汇出资金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投资人7,429,240元
    贷:银行存款7,429,240元
    (汇出时汇率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不同的调整方法人民币实收资本变化情况见下表:
 
调整方法比较表
投  
实收资本
(港币万元)
实收资本(人民币元)
  
  
后进先出
先进先出
加权平均
  
第一期
284
3,010,400
1:1.06
验资汇率
(2004年)
第二期
661
6,821,520
1:1.032
验资汇率
(2006年)
注册资本合 
945
9,831,920
1:1.0404
平均汇率
减 
845
7,429,240
1:0.8792
即时汇率
(2010年3月)
减资后
注册资本
100
2,402,680
1:2.40268
余额平均
人民币
资本调整
100
1,060,000
1,032,000
1,040,400
879,200
1:1.06
按不同汇率保留人民币资本
人民币
资本调整
差额
---
1,342,680
1,370,680
1,362,280
1,523,480
----
记入资本公积

    上述四种调整方法计算出的人民币实收资本,就其合理性分析,后进先出法要好于其他方法,所以取后进先出法数据作为人民币实收资本调整依据。
    三、汇率调整帐务处理
    借:实收资本        1,342,680元
    贷:资本公积         1,342,680元
    按后进先出法进行汇率调整后,注册资本港币1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106万元,是第一次投入资本时的汇率和人民币实收资本金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