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字理教学小尝试
转自松江实验小学网站
在这学期,听了好多前辈们的课,好多次老师们运用了字理教学,他们往往配以形象的图画和生动的讲解,每一个字在这样的讲解下都“活”了起来,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而看学生们的表情,也能体会他们被这种字理教学深深吸引了,从他们课后还津津乐道地谈起这些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一定程度上深切得体会到汉字的奇妙了。
随后,我也在课堂上鹦鹉学舌地学着前辈们的样子,渗透一些字理教学。如“秋”是表示古代人们在禾苗成熟后会将晒干的稻草干烧了化作肥料。比如“手”的变形,有“兴(举)又(双)彐(雪扫争)ク(争)扌(打)爪(采舀抓)手(拿)攵(收改)攴(攵敲)等等”。页字旁与头有关,为了讲清楚这一点,我还尝试编写了一首儿歌“一颗脑袋一顶帽,一条领带项上戴,心平气和无烦恼,学习工作都顺心。”儿歌中的带页部的字,都非常有意思,都与头有关系。虽然由于我可能自己并没有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等诸多原因,在我的课堂上所收到的效果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学生中能真正体会到字理奥妙的人不多,但是对于一部分懂了的人来说,用这种方法教过的字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将终身不忘,而对于那些不完全明白的人来说,他会有一个印象“这个字老师当时好象这么说的,每个汉字都是有的道理的。”等有一天说不定他自己就悟出来了呢。
在上《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我也继续探索着加入一些易于低年级孩子接受的字理知识。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户字头挺有意思,学生也较容易明白,再加上户字头是本课所新接触的一个部首,于是我就尝试这样上课:“你知道户字头在古代怎么写吗?”随后板书其甲骨文的写法,先画出一扇门的样子,然后擦去右半部分就是户字,“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有学生马上就说:“是半扇门。”“那么门是在哪里有?”“在房子里有。”“为什么房子里要有门?”“为了不让陌生人进来。”“对呀,这个户字啊,就是起到保护的作用的。记住,户字头的字一般和门或房子有关。”另外,在本课的另一个词语“火冒三丈”中的“丈”,虽然它并不是生字,但是我觉得它有趣又易讲,且与我们以前讲过的“又”与手有关相联系,正好可以检验学生当时有没有消化,再说理解好了“丈”这个长度单位,对理解“火冒三丈”这个词语是有好处的。于是,我是这样讲的:“火冒三丈是什么意思?”“头上火冒得很高很高,很生气的意思。”“对了,要理解这个词语啊,有一个字很有意思,就是‘丈’,古代的‘丈’是写成‘支’,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十’。”“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我还看到‘又’,我想到了手。”“对呀,你知道吗?‘丈’在古代是一种长度单位,怎样是一丈呢?古人啊,把手掌比划十下的的长度叫做一丈,所以啊丈字在古代就是十只手的写法,据说成年男子把两臂摊开的长度为一丈,所以呀,堂堂男子汉又叫做大丈夫。现在是火冒三丈,说明说火冒得怎么样啊?”“很高很高!”
以上是我在近一年的语文教学中所尝试的字理教学的一些例子,相信我这样来讲解这些字,对小朋友思维的启发,对他们体会汉字的精妙,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会很有帮助!当然,由于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至今,它的变化相当大,许多字并无明显规律可循,有的字即使能用字理来分析,但是烦琐而复杂的分析并不适合教给低年级小朋友,相反他们会觉得汉字怎么这么难?这样,反而不利于小学生喜爱、学习汉字。
作为低年级的一名语文教师,结合教材,多开发适合讲给小朋友的字理教学,对于孩子们识记汉字、热爱汉字、启发思维都不无好处,所以这会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