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蚁药业与赵一教授的渊源
标签:
健康双蚁药业 |
分类: 企业新闻 |
赵 一(原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赵一教授193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市。1949年4月至1953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学习并本科毕业,1953年10月至1958年4月任上海二军大训练部药理学助教,师从著名药理学泰斗张昌绍教授。1958年响应中央军委号召由教学科研条件优越的上海支边来到广西,参与广西中医学院创建工作。
历任广西中医学院(含南宁医专)医师、教师。1958年5月到广西中医学院任教,并从事《药理学》的教学工作。1962年11月晋升为药理学讲师,1978年8月晋升为药理学副教授,1982年6月晋升为教授。1979年9月任科研生产处副处长,1984年8月至1989年9月任科研生产处处长,历任广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传统医药研究所中草药研究室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2月离休。于2019年9月11日中午12时10分不幸因病逝世,享年89岁,今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这位为药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好教授!
获奖记录
赵一教授在药理学取得了突出的学术贡献,曾作为药理学专家参与了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全国523抗疟研究协作组,从事青蒿素(黄花蒿素)的药理研究工作30年,在研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1970年,赵一教授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教授一起研究“523”抗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青蒿素)。
1970年与屠呦呦一起研究“523”抗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青蒿素)合影(2排左4为屠呦呦,3排左8为赵一)
1978年,《青蒿素的药理研究》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和广西科学大会奖;1980年,青蒿素的研究(协作)获得广西科委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青蒿琥酯的药理和毒性研究》获广西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获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开发三等奖;1990年,《青蒿琥酯抗疟作用机理研究》获广西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蒿素的研究(协作)获广西科委科技成果一等奖
赵一教授对中药商陆和芫花的研究,分别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三等奖,参与研究的百年乐获广西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力神口服液获广西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明专利。其护肝金药片,绞股兰等开发研究也分别获奖。赵一教授还先后赴英国、澳大利亚、捷克、苏联(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主要贡献
赵一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科学学术论文约150篇,主编了《实用补养中药》、《英汉中药学纲要》、《中英常用中药与经典方》等专著,参与编纂了《中华本草》、《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等18本论著。先后培养14名药理学硕士研究生,3名德国与丹麦进修人员。对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赵一教授与双蚁药业渊源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为何提到赵一教授,那么,蚂蚁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赵一教授与双蚁药业的渊源。
双蚁药业生产的治疗风湿专利新药——双蚁祛湿通络胶囊(中国第一个壮成药)是由名医赵一教授献方。
赵一教授,中国现代研究黑蚂蚁医学专家第一人,在总结自己三十年医学临床经验,他发现临床上许多虚损病症的人,不管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调养失宜所致,因为现代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压力而进入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加以科学调理治疗,不仅影响自己身体健康,工作效率低下,还会逐步导致自己身体因为肝肾功能亏虚,气血虚弱,气机不畅,经络不通导致湿寒等阻滞关节产生许多风湿类风湿等更为严重疾病,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快乐。
赵一教授将黑蚂蚁,黑翅土白蚁为君药,配伍当归补血汤和补五脏虚损名方补天大造丸,晋代名医葛洪治疗风湿的精华‘通痹丹’,加上补肾良药淫羊藿,巴戟天等药物配方而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