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每一个孩子——案例分析

(2014-04-17 09:23:35)
标签:

洛阳市

伊滨区

伊滨职业教育中心

幼儿园

分类: 幼儿园

关注每一个孩子

高国平

游戏开始了,其他孩子都像小鸟一样,兴高采烈地飞向自己想参与的游戏中,不亦乐乎地忙开了……而娜娜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旁边,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娜娜,你怎么不去玩?”“我不高兴。” 你的名字不是插在了休息的地方?休息可以做什么啊?我试图引导她去参与到其他游戏中。在一边休息。一句话把我回绝了。游戏中,几次我都试图让她跟我去参加游戏,但都被她一口拒绝。其他孩子在她身边忙忙碌碌,都没有引起她一丝的兴趣,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偶尔自言自语;时而站起来看看外面;偶尔又到外面走一圈……但有几次,娃娃家的妈妈从她身边经过,她都看了几眼推车里的娃娃,而后又开始自言自语……于是,我请妈妈抱着娃娃去邀请她到家里做客、给她抱娃娃……抱着娃娃,娜娜终于走进了娃娃家……

分析与措施
     由于孩子的内向、胆小,又习惯于独自游戏,对什么事情都表现不感兴趣,所以老师的几次邀请,都没能使她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是老师观察到她对娃娃似乎有兴趣,因为怕自己再次邀请还会使她感受到压力而放弃,所以教师专门小朋友去邀请她同龄孩子的邀请下,娜娜终于走进了游戏中,虽然她也没有和其他孩子产生多少交流,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孩子们的交流不需要多少的语言,简单的动作就能让们产生一种默契,实质上我们看到娜娜还是喜欢参加游戏的,只是由于性格和交往能力比较差使她胆怯而放弃,情愿一个人独自游戏。

在这个案例中,我表扬娜娜,肯定她的行为,使她能在以后的游戏中还能大胆地参与其次,我表扬游戏中娃娃妈妈的扮演者因为他能主动邀请客人到家里做客;再次,案例中的幼儿教师也应该得到赞扬,因为她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一颗善于把握小孩子心理的灵思慧心,能够灵活地给孩子创造发展的机会。

我想,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此幼儿教师应该继续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关心,这样他们就会再去邀请娜娜,而娜娜也会逐渐开朗并走出自我,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通过以上案例让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

幼儿处于社会化发展的的起始阶段,也是关键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学习好的、智力好的、还有就是懂事的和调皮捣蛋的孩子,而对班级里性格孤僻、不合群的这部分孩子常常会忽视,也就是我们一般比较注重幼儿行为的教育和控制,而往往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注和疏导。幼儿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可塑性较大,我们若能正确、及时的对幼儿的心理问题予以关注、引导和疏通,则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正面效应,甚至会收到想象不到的效果,这样自己所带班级里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还有一些像娜娜这样的问题都将会得到全面的解决。

      比如,我个人所带班级就有一位同学与案例中的娜娜相似。由于我们班新转入的学生较多,所以在互相之间的适应上一直不够好。其中谢康桥小朋友在刚刚转入我们班的时候总是一声不吭,自己干自己的,老师跟他交流,他高兴时回答,不高兴时根本就不理,对于其他小朋友就更不理了。

有时他妈妈问起康桥的情况,我只是说吃饭睡觉很好,平时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听老师的话。可是后来我觉得孩子老这样不太好,虽然也不给老师添麻烦,但我应该想办法让他活跃点,这是我的职责。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相应措施,首先,关注他、欣赏他。在他做事的时候,常常给予肯定的微笑、点头甚至夸奖。让他感觉到:原来老师是关注我的,也是喜欢我的。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人各有所长,也都有所短。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总能寻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感觉到我是最棒的,对自己充满自信。

其次,平时多留意他的表现,了解他的需要,对他的表现作出及时的回应。
    再次 ,用爱心去灌溉。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敏感的、脆弱的,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温暖的话,都能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

最后,家园配合,取得家长的支持。每周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介绍他的进步和不足,双方共同努力,目标一致地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通过以上措施,最近谢康桥小朋友改变了很多,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需要老师的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 让孩子从误区中慢慢走出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