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著
忆著垂鬟覆额时①,
想着你发鬟低垂秀发覆额之时,
此生难负谢芳姿。
这一生难负她为我凋谢了花姿。
半宵欢泪零残烛,
半夜欢喜的泪伴着残烛的蜡泪,
十载离肠搅乱丝。
十年的离别情怀像满怀的乱丝。
相望莫辞千里隔,
都相望明月不辞相隔千里遥远,
行踪惟许月明知。
行旅的踪迹只允许明月来相知。
从今注定鸳鸯牒②,
从今后我们注定要守定鸳鸯牒,
一炷盟香一首诗③。
点燃一炷盟誓的香伴随一首诗。
【注】
①
垂鬟覆额,此亦指年纪不大。唐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②
鸳鸯牒,旧谓夙缘冥数注定作夫妻的册籍。宋陶谷《清异录》卷上:“青巾笑曰:‘世人阴阳之契,有繾綣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诸夙缘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
③
盟香,古人对神盟誓时所燃的香。明梁辰鱼《好事近·寄妓》套曲:“向苍穹把盟香爇,负心的天难赦。”
杂记
一
敛笑防疑意绪谐①,
内心相许却收起笑容怕人起疑,
背人佯不隐红鞋。
背地里假装不知也不收起红鞋。
分明簇蝶低鬟畔②,
明明她在玉蝴蝶花畔低着发鬟,
认得花纹细股钗③。
认得头上那样花纹的细股发钗。
【注】
①
意绪谐,情意谐好。
②
簇蝶,花名,又称玉蝴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簇蝶花,花为朵,其簇一蕊,蕊如莲房,色如退红,出温州。”
③
细股钗,钗股细的头饰。宋叶秀发《黄山喜晴即事》水拍秧田钗股细,风吹麦陇浪纹轻。”
二
病榻香销半掩关,
病床旁香炉熄灭门也半关,
别离躭误一秋闲。
别离后懒散误了秋光灿烂。
近来本是梳头少,
就因为近日来是很少梳头,
约髻红丝宛未殷①。
扎发髻的红绳都像不红艳。
【注】
①约髻,束发髻。宛,仿佛。殷,红。
三
灯边调笑酒边嗔, 灯烛边调笑又酒桌边佯嗔,
寒透罗衫十月春①。
凉透罗衫的十月像是初春。
爱问插花时势样②,
爱问插头鲜花的时尚样式,
阔眉鬆髻似何人③。
眉不修发蓬鬆那像什么人!
【注】
①
十月春,十月犹如初春。
②
时势样,时尚样式。宋张先《南乡子》词:“相并细腰身。时样宫妆一样新。”
③
化用唐张籍《倡女词》:“轻鬓丛梳阔扫眉,为嫌风日下楼稀。”阔眉,
未加修剪的眉毛。女子多尚细眉,故言。鬆髻,髻发蓬松,未加梳理。
四
弄药争花语笑稠①,
侍弄和争抢花草树木语笑声稠,
忽然幽事到心头。
忽然有幽怨的往事来到了心头。
眉尖怕被同袍觉②,
紧皱着眉头害怕被同伴们发觉,
强作无愁倍是愁。
勉强装作不愁其实是加倍地愁。
【注】
①
弄药,摆弄芍药花,泛指侍弄花木。
②
同袍,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也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唐王昌龄《长歌行》:“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五
青鸟闲将病耗传①,
青鸟无事把得病的音信来传,
惹伊愁绝转生怜。
惹得他愁到极点反让人爱怜。
今朝教向当牕见,
今天早晨让他当着窗户看见,
已试梳头晓镜前。
已经试着梳头在早晨妆镜前。
【注】
①
青鸟,旧传为西王母的信使神鸟。见《山海经•西山经》。
六
墙阴绕遍却空还,
绕遍墙角墙阴却空手回还,
烟树红扉不启关。
树木葱茏红门也不开门闩。
解得檀郎生性否①,
懂得檀郎的天生的性情否?
暮钟时候怕身闲。 晚钟敲响的时候最怕身闲。
【注】
①
檀郎,《晋书·潘岳传》载:晋潘岳美姿容,尝乘车出洛阳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岳小字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
七
暂见花间滴泪频,
一时间看见她花间流泪频频,
断肠滋味一番新。
断肠的滋味教人尝了一番新。
匆匆风影惊分处,
风波惊得身影匆匆分离之处,
尚自回头嘱付人。
还不忘回过头来嘱咐我这人。
八
窄阑逢处不抬头,
窄窄的栏杆边相逢也不抬头,
脸晕犹呈灭烛羞①。
脸红得还像灭烛后似的害羞。
翻忆未成欢爱日,
反而回忆起没有幽欢的日子,
一番相见一回眸。
一次相见之后都会临去回眸。
【注】
①灭烛,吹灭蜡烛。唐李白《寄远》其七:“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别绪
忍泪尊前不敢弹, 酒杯前忍住眼泪不敢轻弹,
隔屏斜立见眉端。 隔着屏风斜立着泪挂眉端。
长途愿作云随梦, 愿作一朵云长途随着梦飞,
单枕难凭玉辟寒①。
单枕孤眠难以用犀角驱寒。
自信功名关妾分②, 自信他的功名关我的名分,
尽留
颜色待君欢。 保养好容颜都留待他喜欢。
归来会有红牕夜③, 归来后定会夜里红窗相聚,
免把离容再四看。 免得他把分离容颜反复看。
【注】
①
辟寒,犀角名。据说可驱除寒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辟寒犀》:“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於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②
分,名分。名位与身分。《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③
红牕,即红窗。宋晏几道《破阵子》:“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愁遣
一
雁叫蛩吟断续闻①,
断断续续听见雁叫蟋蟀吟,
馀酲解尽未宵分②。
馀醉尽醒还未到半夜时分。
罗衾宽甚浑无暖,
宽大的罗布睡被一点不暖,
枉杀香篝夕夕熏。
白白地天天晚间香炉来熏。
【注】
①
蛩吟,蟋蟀吟叫。宋柳永《倾杯乐》词:“离绪万端,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②
宵分,夜半。唐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诗:“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③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词》:“罗琴不内五更寒。”
二
本为无聊借酒浇,
本是愁闷无聊借酒来浇,
酒边情况更无聊。
到了酒杯边却更是无聊。
不知怅望缘何事,
不知惆怅远望因为何事,
但觉欢情日渐消。
只觉欢乐情怀日渐烟消。
三
午梦迷离带宿酲,
午梦醒来还带些昨日酒醉的迷蒙,
寸肠愁事独惺惺①。
只有肠断成寸的忧愁那么地鲜明。
排愁剩有听歌处,
排解忧愁只剩下听歌那样的地方,
到得听歌又泪零。
到得了听歌的地方又是眼泪飘零。
【注】
①
惺惺,清醒貌。唐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之二:“应论十年事,愁絶始惺惺。”
四
进酒难如断酒难,
想喝点儿酒难如戒酒之难,
几番温却又重寒。 几次温热又放得凉如热前。
平生多少尊前恨,
一生有多少酒杯前的离恨,
未到潘年鬓已皤①。 未到到三十二岁鬓发已斑。
【注】
①
潘年,三十二岁。语出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唐李山甫《蒲关西道中作》:“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唐韩偓《夏课成感怀》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五
眼前璧月照琼枝①,
眼前玉璧似的月儿照着琼花枝,
剪断牢愁进一卮。
想剪断忧愁喝它一杯酒来麻醉。
记得风流江左字②,
还记得那风流潇洒的江左情怀,
破瓜时节酷裁诗③。 十六岁的年纪痴迷地抒怀写诗。
【注】
①
璧月琼枝,用《陈书》卷七《皇后列传》:“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哥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②
江左,江
东。指 长江 下游以东地区。五代丘光庭《兼明书·杂说·江左》:“晋、宋、齐、梁之书,皆谓江东为江左。”时江左多出名士。风流江左字,指江左诗文,非指书法。时徐陵所编艳歌集《玉台新咏》即是代表的“风流江左字”。
③
破瓜时节,即破瓜年龄。旧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晋孙绰《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裁诗,作诗。唐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寒悰①
一
残日东风雪半庭,
夕阳下东风刮来积雪半庭,
薄寒轻醉风时醒。 抵挡轻寒小醉后被风吹醒。
连宵烛下闻裁胜②,
连夜听见烛光下裁剪彩胜,
何处花前遇踏青。 哪里的花前能遇到她踏青?
染袖不拼香漫灭③,
衣袖上染的香痕不让消散,
移灯长忆影娉婷。 点灯长相忆她的身影婷婷。
愁心只有吴歈觉④,
这愁心只有吴歌能够表达,
更向玲珑仔细听⑤。 更要在玲珑的歌中仔细听。
【注】
①
寒悰,凄寒思绪。悰,情绪,思绪。
②
裁胜,缝制彩胜。彩胜,旛胜。唐宋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唐张继《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遥知双彩胜,併在一金釵。”
③
不拼,不让。宋晏殊:《负心期/浣溪沙》词:“不拼尊前泥样醉,个能痴。”
④
吴歈,春秋吴国的歌。后泛指吴地的歌。《楚辞·招魂》:“吴歈蔡謳,奏大吕些。” 王逸 注:“吴蔡,国名也。歈、謳,皆歌也。”唐宋若华《嘲陆畅》诗:“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入汉宫。”
⑤
玲珑,唐代歌妓商玲珑。此处泛指歌妓。唐白居易《醉歌》:“罢胡琴,掩秦瑟,玲瓏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二
月晏无聊别绪盈①,
月儿西斜无聊的别情心内满盈。
一枝梅萼寄卿卿②。
一枝梅花枝寄给我的亲卿爱卿。
浣纱衫袖年年湿,
浣洗干净的衫袖年年被泪打湿,
碧玉梳奁事事清。 碧玉的梳妆台收拾得玉洁冰清。
调态几曾因病减③,
风情姿态几曾因生病消减一分,
鲜妍多是称情生④。 光鲜漂亮多是要称你心博你情。
自怜身世凄凉足,
自怜自爱的一生尝遍凄凉心境,
单占名花第一名⑤。 白白地占着名花倾城的第一名。
【注】
①
月晏,月晚,月斜将落。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
②
卿卿,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於礼为不敬,后勿復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上“卿”字为动词,谓以卿称之;下“卿”字为代词,犹言你。后两“卿”字连用,作为相互亲昵之称。
③
调态,风调情态。唐刘禹锡《鹤叹》诗引:“友人白乐天去年罢吴郡,挈双鹤雏以归。予相遇于扬子津,闲翫终日。翔舞调态,一符相书。”
④
称情,犹称心。晋陶潜《感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常傲然以称情。”
⑤
名花,名贵的花。借指有名的美女。旧时常指名妓。
咏旧
玉杵擎将蜀道行①,
像裴航手捧玉杵蜀道前行,
不辞辛苦为云英②。
不辞辛苦就为了仙女云英
当年只觉成都近,
当年只觉得成都非常接近,
未称琼浆一饮情③。 没有满足美酒一饮的恋情。
【注】
①
此诗借裴航事咏旧日赴成都情事。《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因下第游于鄂渚,谒故旧友人崔相国。值相国赠钱二十万,远挈归于京,因佣巨舟,载于湘汉。同载有樊夫人,乃国色也。言词问接,帷帐昵洽。航虽亲切,无计道达而会面焉。因赂侍妾袅烟,而求达诗一章曰:‘同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诗往,久而无答。航数诘袅烟,烟曰:‘娘子见诗若不闻,如何?’航无计。因在道求名酝珍果而献之。夫人乃使袅烟召航相识。乃褰帷,而玉瑩光寒,花明丽景,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举止烟霞外人,肯与尘俗为偶。航再拜揖,猎聩良久之。夫人曰:‘妾有夫在汉南,将欲弃官而幽栖岩谷,召某一诀耳,深哀草扰,虑不及期,岂更有情留盼他人?的不然耶,但喜与郎君同舟共济,无以谐谑为意耳。’航曰:‘不敢。’饮讫而归,操比冰霜,不可干冒。夫人后使袅烟持诗一章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航览之。空愧佩而已,然亦不能洞达诗之旨趣。后更不复见,但使袅烟达寒暄而已。遂低襄汉,与使婢挈妆奁,不告辞而去,人不能知其所造。航遍求访之。灭迹匿形,竟无踪兆。遂饰妆归辇下。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见茅屋三四间,低而复隘,有老妪缉麻苧。航揖之求浆,妪咄曰:‘云英擎一瓯浆来,郎君要饮。’航讶之,忆樊夫人诗有云英之句,深不自会。俄于苇箔之下。出双玉手捧瓷,航接饮之,真玉液也,但觉异香氤郁,透于户外。因还瓯,遽揭箔。睹一女子,露娏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航惊怛,植足而不能去。因白妪曰:‘某仆马甚饥,愿憩于此,当厚答谢,幸无见阻。’妪曰:‘任郎君自便。’且遂饭仆秣马。良久谓妪曰:‘向睹小娘子,艳丽惊人,姿容擢世,所以踌蹰而不能适,愿纳厚礼而娶之,可乎?’妪曰:‘渠已许嫁一人,但时未就耳。我今老病,只有此女孙,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当与之也。其余金帛,吾无用处耳。’航拜谢曰:‘愿以百日为期。必携杵臼而至,更无他许人。’妪曰:‘然。’航恨恨而去。及至京国,殊不以举事为意,但于坊曲闹市喧衢,而高声访其玉杵臼,曾无影响。或遇朋友,若不相识,众言为狂人。数月余日,或遇一货玉老翁曰:‘近得虢州药铺卞老书,云有玉杵臼货之,郎君恳求如此,此君吾当为书导达。’航愧荷珍重,果获杵臼。卞老曰:‘非二百缗不可得。’航乃泻囊,兼货仆货马,方及其数。遂步骤独挈而抵蓝桥。至日妪大笑曰:‘有如是信士乎?吾岂爱惜女子,而不酬其劳哉。’女亦微笑曰:‘虽然,更为吾捣药百日,方议姻好。’妪于襟带间解药,航即捣之,昼为而夜息,夜则妪收药臼于内室。航又闻捣药声,因窥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于是航之意愈坚。如此日足,妪持而吞之曰:‘吾当入洞而告姻戚,为裴郎具帐帏。’遂挈女入山,谓航曰:‘但少留此。’逡巡车马仆隶,迎航而往。别见一大第连云。珠扉晃日,内有帐幄屏帏,珠翠珍玩,莫不臻至,愈如贵戚家焉。仙童侍女,引航入帐就礼讫,航拜妪,悲泣感荷。妪曰:‘裴郎自是清冷裴真人子孙,业当出世,不足深愧老妪也!’及引见诸宾,多神仙中人也。后有仙女,鬟髻霓衣,云是妻之姊耳。航拜讫,女曰:‘裴郎不相识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女曰:‘不忆鄂渚同舟回而抵湘汉乎?’航深惊怛,恳悃陈谢。后问左右,曰:‘是小娘子之姊云翘夫人。刘纲仙君之妻也,已是高真,为玉皇之女吏。’妪遂遣航将妻入玉峰洞中,琼楼殊室而居之。饵以绛雪琼英之丹。体性清虚,毛发绀绿,神化自在,趋为上仙。” 玉杵,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称。裴航
以玉杵臼为聘礼,娶云英仙去。后因以玉杵指求婚之聘礼。蜀道,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唐李白《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②
云英,仙女。见①。
③
琼浆,仙人的饮料,喻美酒。《楚辞·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宋 杨万里 《谢陈希颜惠兔羓》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此指裴斻事中琼浆,见①。从末二句看,旧日蜀地成都之行,事有未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