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藏楼诗>注译稿》卷二:癸巳(下)

(2012-08-09 16:21:34)
标签:

文化

分类: 海藏楼诗

伤忍盦

 

彼苍不足恨,人事实可哀。莫复念忍盦,念之心肝摧。烈士尽夺气,况我平生期。四海尽惊叹,矧我夙昔怀。聚时不甚惜,皎皎心弗欺。别时不甚忆,落落意弗疑。如何无穷志,殉此七尺骸。交情日太短,天绝非人为。命也审如此,终古宁可追

 

【题解】

    郑孝胥闻可庄死讯,见前诗附录。近一月后,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廿二日( 18931229夜,作此诗二首。光绪十九年(1893),王仁堪奉调任苏州知府。忍盫素有疝气疾,在镇江任上,就已积劳病重,来苏州才三个月,接管新任,事更繁剧,疝气大作。十月十八日,赴宴回衙署后,腹大痛,医误以为寒疾,药用麝香又过多,服后,汗下如雨,至二十日殁,年仅四十五岁。

【注】

       彼苍:那苍天。苍,苍天。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 玉皇 。”

       节气有壮志的人。《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夺气:挫伤锐气,丧失勇气。《孙子·军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军士夺气,望风解体。”

       期:心期,心中相许。晋陶潜《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唐王勃《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于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于下走。” 此处指心期之人。

       皎皎:清白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宋曾巩《明妃曲》之一:“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 心弗欺:不欺心。欺心:自己欺骗自己;昧心。唐韩愈《通解》:“今之人行不出乎中人,而耻乎力一行为独行,且曰:‘我通同如圣人。’彼其欺心邪?吾不知矣。”

       落落:磊落。《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宁可:不可。追,指追命,索回生命。蒲松龄《灌仲孺论》其真英魂为厉,尚能追命于九泉耶?”

【语译】

这苍天不足为恨,人事实在可悲哀。不要再怀念忍盫,怀念他心肝为摧。壮士都被夺去生命,何况是我平生相许之人。四海之内都震惊叹息,何况我早就挂怀于心。相聚的是光不太珍惜,相对心地坦白,从不昧心。别后也不太相忆,从不怀疑各自的磊落情怀。为何远大的志向,都随七尺之躯殉葬?知心交往的日子太短了,是老天绝情,不是人力可挽回。是命啊,想来就是如此,自古以来就不可强求。

 

朝士清流重,此风久亦息。不随薄俗移,通介见所植。抗言得弃外,天日无惭色。谁知活人手,未恨江流窄。为民奋请命,有此二千石。世间污吾子,捐去诚上策。但縻老亲泪,冤苦滞魂魄。当时殉名人,着望各藉藉。贪夫溷烈士,事定众乃白。公等当期颐,王济我恨惜

 

【注】

       清流: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陈羣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晚清清流形成一个群体,前期清流奉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后期清流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支柱。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通介:通达耿介,有操守。化用宋苏轼《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云》:“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植:指培养、树立(通介品格)(立养个群体回了落情怀

       抗言:高声而言。三国 魏嵇康 《管蔡论》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翼存天子,甘心毁 旦 。弃外:指外放为地方官员。光绪五年(1879),中俄交换条约,出使大臣崇厚屈服于沙俄的压力,居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王仁堪与曹鸿勋等联名上疏,请斩崇厚以谢国人,直声震动朝野,为权贵所忌。光绪十四年(1888),王仁堪上书切谏,停修颐和园。因而,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外放任江苏镇江府知府。

       活人:使人活;救活他人。《庄子·至乐》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捐去:抛弃(京官)。

       縻:耗费。

       殉名:舍身以求名。《庄子·骈拇》士则以身殉名。《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不殉名以求誉,不驰骛以要宠。

       着望:追求、建立名望。藉藉:众多而杂乱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不被创刃而死者,它它藉藉,填坑满谷,掩平弥泽。颜师古注引郭璞曰:言交横也。

       贪夫:贪婪的人。《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功名者,贪夫之钓饵。

11)期颐: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12)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名士。西晋大将军王浑的次子。勇力超人,文词俊茂,名于当世。但生活十分奢侈,丽服玉食,挥金如土。年四十六岁,先其父王浑而亡。

【语译】

    看重朝堂上的清流之士,这风气久已歇息。不随浅薄的风气转移,在你身上看见培植起来的通达耿介品质。朝堂上高声放论,得到的是外方地方,但上对天日,面无愧色。谁能理解这拯救他人生命的人,不怨恨他人生河道的狭窄。奋起而为民请命,落得个二千石俸禄的知府。人世间侮辱我的友人,抛弃京官,也真是上策。只是使老亲落泪,精神为冤屈和苦涩纠缠。当时为名利而殉私的人,树立名望,纷纷攘攘。贪婪者与刚烈之士混杂一起,尘埃落定,大家才真相大白。你们这些人要善保天年,像王济那样的人生,我都为你们悔恨与惋惜。

【附录】

一、据郑孝胥日记,作此诗前的初十日尼挽可庄联曰:“岁路向穷,斯人已矣;泪河空注,吾道非邪?”

二、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一年一月十五日(1894220):“夜,宴同人,余中坐而叹曰:吾自二十岁浪迹至今,十有五年,知交虽多,三年以来丧我三友,弼宸、可庄、幼莲是也。己丑、庚寅之间,与弼宸踪迹最密,数日不相见,皆若有所失。可庄每宴客,若余在坐,必语客曰:苏龛在此,吾不设鸡鸭,渠素不御也。幼莲在江宁帅幕,与余欢甚,遣舆见迓,无日不至,及去,又必以己舆送之。一日,客甚盛,余欲先去,不告而行,幼莲自追余及于半途,时已被酒,握手叹曰:子非常人,虽未遇时,毋为过自摧折也。三君者,平生皆有知己之言,遽隔九原,吾将安归乎!自今以往,纵有新知,然益悲故人不可得矣。俯仰间涕落巵中,四座怃然,余乃掷杯而起。”

三、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年二月十五日(1984321):“阅《申》、《沪》报:可庄柩过上海归闽矣,哀哉,堂堂者何为遽入土乎!天下之可死者固多矣,而独夺人斯人者,何也!”

四、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年四月廿六日(189451):“哀哉可庄,仅得国史数行而已乎!男儿掀天事业,成固善矣,不遇,老死牖下,命也不足憾,志业不遂,供人描画,何为哉!”,有新知乎己之言耶逝去

五、黄浚《花随人圣庵》:“海藏诗惘惘不甘,特工嗟叹,于惓怀亲朋尤为见长。如挽宝竹坡、伤忍盦、哭其祖郑世恭等,皆其沉痛之至。”

 

张绮季属题小金井观樱图

 

海山尽道是蓬莱,怅望群仙去不回。偶约寻春向江户,又疑失路入天台。玉颜一队连云出,金井千株枕水开。应念此花太岑寂,长教我辈画中来。

 

【题解】

    张绮季:其人不详。小金井:位于东京都多摩地区的城市。

【注】

       蓬莱:相传海上三仙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自威 、宣 、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入天台:即刘、阮入天台。事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女仙六·天台二女》:“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远不得返,经十三日饥。遥望山上有桃树子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啖数枚,饥止体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妍。复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饭焉。乃相谓曰:‘此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见二人持杯,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刘、阮惊。二女遂忻然如旧相识,曰:‘来何晚耶?’因邀还家。南东二璧,各有绛罗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各有数侍婢使令。其馔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帐宿,婉态殊绝。至十日求还,苦留半年,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乡。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还路。乡邑零落,已十世矣。”

       玉颜:此形容樱花。

       枕水:临水。欧阳修《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诗: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

【语译】

都说这里的山与海就是蓬莱仙山,怅望仙人,却一去不回。偶然相约前往江户去寻春,又怀疑是像刘阮迷路在天台山。一队美人,颜面如玉,在云端出现,却原来是金井的千株樱花临水开放。大约是挂念此花太寂寞,你画此画,好教我们常到画中来。

 

生女七日而殇

 

夫何而为人,骨肉亦已具。奄忽遂物化,掣电未尝驻。微质倏去来,我意初不悟。儿曹何所失,洒涕向暗处。有无旋相生,常理自成数。久视或偶然,沈吟山色暮。

 

【题解】

    据郑孝胥日记,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廿四日(18931231)“辰时十点三刻次女生。”三十日(189416):“次女殇,瘗之义庄,拟置小碣如柳子厚《小侄女墓砖记》,铭之曰‘七月而生,七日而殇。父兮母兮,俾也可忘。’”

【注】

       奄忽:疾速,倏忽。《旧唐书·刘仁轨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物化:死亡。语出《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秦观《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辩才虽物化,参寥犹夙昔。

       掣电:闪电,此处形容迅疾。唐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微质: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身躯。此句言人生无常。

       儿曹:小孩。

       有无相生:事物的存在与消失相互依存、转化。《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久视:长生久视的省语。《老子》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吕氏春秋·重己》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高诱注:视,活也。

【语译】

    是什么成为了人?骨肉也已经完备。忽然就死去,未尝停留电闪的时间。人的身躯忽去忽来,我心中起初也未领悟。小孩们有什么损失,向暗处偷偷洒泪。有和无相互转换,自是定数与常理。有人长生不老,那是偶然,我沉吟之间,暮色漫过山峰。

 

感旧示李君芝楣

 

浮生百事苦难就,所贵得意当我身。吾力能为未敢必,况乃假力于他人。皆云未至时有待,伤哉心胆几沈沦。往年都城盛朋友,缄斋忍盦情相亲。激扬掩抑性虽异,用意沉着不可言。倏如花落风雨过,置我惘惘销精魂。向来缄忍竟何得,俯仰各已归九原。宁当入海尚负气,痴念志业空穷年。忆尝吟咏戏相劝,检视遗句馀凄酸。今者聊欲托此事,天道弗忌当长存。心知寥落谁与语,惊叹李君下笔真。君傥感此可共作,精力足用毋逡巡。

 

【题解】

    据郑孝胥日记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18931226)“芝楣以诗示余”,十二月十三日(1894119)“夜,观李芝楣诗数首,甚有作意,因作《感旧》诗一篇。”李芝楣:郑孝胥友人,在日多有来往。

【注】

       得意:犹得志。《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

       况乃:恍若,好像。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杜甫《江边星月》诗之一:余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时有待:谓等待时机。《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缄斋:陈与冏,见前《人日登陶然亭》诗注。忍盦:王仁堪,见前《官学杂诗》注。

       用意沉着:思考镇定,从容。

       俯仰: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安石《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一:追思少时事,俯仰如一夕。九原:

       此事:指写诗感旧。

       天道:天意。

【语译】

    浮生百事都难以有所成就,其中我最看重的是人生得志。我的能力做到,却未必实现,这好像得借助于他人之力。都说是时机未到,需要等待,伤心啊,精神几近沉沦。往年在京城有许多朋友,缄斋和忍盦情感最为亲近。激扬与沉静的性情虽然不同,思考缜密的程度妙不可言。那样的日子如花落风雨般快速,剩下我心思恍惚,精魄销沉。从那以来,缄斋和忍盦究竟有何所得?俯仰之间各自已魂归九泉。怎么可以渡海东来还意气用事?痴心挂念志向与事业,也是终年毫无所得。回忆起友人曾经咏诗相劝,翻检他们遗留的诗句,只剩下酸心的凄凉。现在暂且想寄托于写诗此事,天意如不嫉妒,应当使诗句长存。内心知道知交寥落,可与谁相语?惊叹你李君下笔满怀真情。你若对此有所感念,可以共同作诗,你的精神与笔力足够,不要犹豫。

【附录】

郑孝胥对李芝楣的适才颇为首肯

 

决壁施窗豁然见海题之曰无闷

 

海天在我东,胡为伏暗室?容忍久不决,奇境真自失。庸流那辨此,此秘待余发。君看五尺地,概若收溟渤。闲来一据案,意气与天逸。滔天自横流,而我方抱膝。窗闲独偃蹇,万象绕诗笔。竖儒奋清狂,作事众犹憟。前身疑幼安,遯世送日月

 

【题解】

据郑孝胥日记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廿九日(189424):“作楼下窗毕,设案其下,书‘无闷’扁。窗前虽林木稍杂,然可见海。戏作五古一首,题无闷扁后,是日立春。”“无闷”之语出处见注。这是郑孝胥在所居小楼开了一个窗户,可以面朝大海而写下的一首诗。

【注】

     暗室:黑暗无光的房间。《梁书·武帝纪下》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孟郊《上达溪舍人》诗:暗室晓未及,幽吟涕空行。

     溟渤: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南朝宋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诗: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

     抱膝:抱膝而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 三国 魏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

     偃蹇:犹安卧。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六状》岂偃蹇山林,不求闻达之人邪!萨都剌《山中怀友》诗之三: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

     竖儒:儒生的鄙称,此谦称自己。《后汉书·马援传》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李贤注:言如僮竖无知也。 清狂:放逸不羁。晋左思《魏都赋》仆党清狂,怵迫闽濮。

     幼安:三国魏管宁,字幼安。品行高洁,多次辞官不就,终老一生。事见《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遯世:避世隐居。《孔丛子·记义》孔子读《诗》《小雅》,喟然而叹曰:‘……《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

【语译】

    海天景色在我屋宇的东边,为什么我还伏处在无光的室内?容忍这状态,久久迟疑不决,真是自我抛弃这奇丽的风景。平庸之辈那能解决此事,要等待我发掘这隐秘之方法。你看这屋内五尺之地,好像把大海一概收进。闲来一据书案而坐,意气朝向天空奔逸。任凭海浪滔天横流,而我正抱膝吟诵。面对窗外,悠闲安卧,万象萦绕作诗的笔端。我这个竖儒聊发清狂之气,行事使众人都担心战栗。前身怕是那管幼安,逃世而居,送走日日月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