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
平明转枕又回腰①,
天明时枕上辗转又翻身,
寐语喃喃半未调②。
喃喃的梦话音调也不清。
恰似晓莺残月落,
恰好像残月落后的晓莺,
涩喉才放一声娇③。
涩喉才唱出第一声娇鸣。
注:
①
转枕,枕上辗转。宋《初夜暂就枕》:“陆游转枕却寻惊断梦,拨炉偶见爇残香。”回腰,回身。南朝梁徐勉《应令咏舞诗》:“举腕嫌衫重,廻腰觉态妍。”
②
寐语,梦话。宋梅尧臣《和元之述梦见寄诗》:“始知端正心,寐语尚不誑。”未调,此指未按正常语调说话,
③
涩喉,喉咙发音不顺畅。宋司马光《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乍语莺喉涩,慵飞柳絮黏。”
春尽偶作
一
百折红阑不见人①,
曲折的红栏杆畔空无一人,
小池风绉绿鳞鳞②。
风吹小池的水面绿波鳞鳞。
夕阳大是无情物,
夕阳真是大大无情的东西,
又送墙东一日春③。
又送走了墙东一日的残春。
注:
①
百折,百曲,极言红阑曲折之多。
②
风绉,风吹水起波纹。绉,有皱纹的纺织品。鳞鳞,形容水波层层。
③
末二句化用唐韩偓《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大是,真是,确是。第三句恨夕阳无情,正是因己有情。四句“墙东”者,落日西照,馀光正在东墙。“一日春”,正是痛惜春光一日一日渐去。
二
橘花和露落青苔①,
橘花伴着露珠飘落在青苔,
镜槛无风暗自开②。
镜台无风暗自里就被打开。
凉月不知人已散,
凉月不知道人们已经四散,
殷勤犹下画帘来③。
还关切地走下画帘这边来。
注:
①
此言花落,以引起以下诗句人对自己“春容”的关注。
②
镜槛,镜台。唐李商隐《镜槛》诗:“镜槛芙蓉入,香臺翡翠过。”“暗自开”者,旧时镜台有扉耶?
③
殷勤,关切。唐元稹《善歌如贯珠赋》:“次第其韵,且殷勤於士衡之文。”此言,春尽,“凉月”也关心佳人老去也。
三
半覆熏笼半叠箱①,
一半盖在熏笼一半叠入箱,
熟梅时节旧衣裳②。
梅子熟的时节整理旧衣裳。
口痕不散经年晕③,
经年还不散口唇红痕残晕,
一领春衫噀水香④。
含水喷湿春衫四散开唇香。
注:
①
熏笼,见前注。“半覆”者,熏衣带香味也。此言整理春季时穿的衣裳。
②
熟梅时节,初夏时节。此时常有阴雨,称为黄梅雨,春季新衣常因雨色暗发旧,需要收拾。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雨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
③
口痕,指衣上女子胭脂口痕。“不散”者,衣色变旧,而此“口痕”不变,以见女子情深。
④
噀水,水含口中喷出,以便熨平衣服上的皱褶。
四
又带三分酒病馀①,
又带着三分病酒后的样子,
樱桃花下闭门居。
樱桃花下寂寞地闭门而居。
日西春尽箫声寂,
日斜春尽时箫声沉寂无声,
不寄秦台一纸书②。
没寄来秦台的一纸的来书。
注:
①
病酒,饮酒而沉醉如病态。清吴伟业《子夜歌》之十二:“君来只病酒,辜负解香鈿。”
②
末二句,用萧史故事:《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萧史》:“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二十许人,善吹箫作鸾凤之响,而琼姿炜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混迹于世,时莫能知之。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秦为作凤女祠,时闻箫声。”秦台,即凤台。
今年
去岁相将立艳阳①,
去年我俩一同站立在斜阳,
百花颜色照衣裳。
百花开放映衬着你的衣裳。
今年日暖花仍发,
今年天日温暖花儿仍开放,
独对春风困一场②。
独对春风无聊地睡它一场。
注:
①
相将,相偕,相共。宋王安石《次韵答平甫》:“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②
末句化用元元好问《鹧鸪天》“独对春风舞一场”诗句。此诗“去岁”、“今年”,“相将”、“独对”,两两相对照而异,独百花依旧“日暖花发”。写法,古多有。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临别题罗巾二首
一
花气熏人十二年①,
沐浴熏人的花香已是十二年,
二更犹供药阑边②。
二更天还一起徜徉在花圃边。
而今莫更贪明月,
而今之后不要再贪看那明月,
我早关窗汝早眠。
我要早关窗你要早早就睡眠。
注:
①
化用宋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花气熏人欲破禅”诗句。十二年,殆相处时间耶?
②
药阑,芍药花阑。《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勺药即“芍药”。后因以“芍药”表示男女爱慕之情。唐罗隐《竹》:“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二
半篙野水半篷烟①,
半篙深的野水半帆的风烟,
何处相思不可怜。
相思之人何处不令人可怜。
带汝眉尖江上看②,
伴你在江边从你眉梢看去,
一钩残月四更天。
一钩将落的月儿已四更天。
注:
①
半篙,形容水不太深也不太浅。篷,船上的帆篷。
②
带汝,伴汝。
病后有寄
无聊有恨是漳滨①,
无聊无赖是这令人可恨的漳水滨,
秋尽天涯一病身。
秋日将尽远在天涯我这得病之身。
甚欲投君香梦去②,
我真想梦魂儿飞到你的香梦之中,
奈君多作不眠人。
怎奈你却常常是个失眠不睡的人。
注:
①
漳滨,漳水边。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后因用为卧病的典实。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託,漳滨多病竟无憀。”
②
末二句,是深一步写法。钱锺书曽谈及此诗云,我国描写相思,《诗经•关雎》则云“辗转反侧”,睡不着;阮瑀《止欲赋》“平添欲通梦一层转折”:“还伏枕以求寐,庶通梦而交神”。于是,后人孟浩然《除夜有怀》:“守岁家家应未眠,相思那得梦魂来”,李商隐《过招国李家南园》:“唯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虞集《悼亡》:“欲觅音容须梦里,先生无睡已多时”,还有黄任此诗。钱先生认为,“孟、黄两诗,从对面落笔,花样稍翻。”(《管锥编》第三册1041页。)甚欲,很想。香梦,甜蜜的梦境。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莫霑香梦緑杨丝,千里春风正无力。”
银塘
烟波万顷下银塘①,
经历了烟波万顷来到这银塘,
两桨难飞百艳旁②。
使劲划船飞到如花人的身旁。
初出帘迎春满面,
刚走出帘外来相迎春风满面,
再斜身坐泪双行。
等到斜身坐定却是泪流双行。
遥瞻萝屋乌皆爱③,
远看藤萝屋可真是爱屋及乌,
渐近花村土尽香④。
渐近种花的村庄连尘土都香。
便与芙蓉守红死⑤,
便如那荷花枯死也抱着红色,
一双魂作两鸳鸯⑥。
一对灵魂儿要化作两只鸳鸯。
注:
①
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南朝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之一:“银塘泻清渭,铜沟引直漪。”
②
难飞,大约欲下银塘而不能再相伴之意。百艳,众女。
③
萝屋,碧萝覆盖之屋。宋陆游《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阴雨》:“牵萝且复补茆屋,饭豆何妨羹芋魁。”乌皆爱,用爱屋及乌故事。《尚书大传》卷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④
土香,化用宋陆游《新凉》:“幽草上墙绿,落花沾土香。”
⑤
芙蓉守红死,化用唐温庭筠《相和歌•懊恼曲》:“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芙蓉,荷花一名;又谐音“夫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九《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子夜歌四十二首》:“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⑥
鸳鸯,比喻男女欢爱。宋张孝祥《浣溪沙》:“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
唐李德裕《鸳鸯篇》:“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和鸣一夕不暂离,交颈千年尚为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