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美国经济的六大迷思
标签:
股票财经美国经济汇率 |
http://s1/mw690/0038gwFbty6UKze4Nkk90&690
法兰克-纽曼在《美国经济的六大迷思》(SIX MYTHS THAT HOLD BACK AMERICA)中分析了几个美国“公认”的主要观点,继而判断哪些观点在美国金融系统是站得住脚的,哪些是迷思谬误。最终得出的主题是:六大迷思破坏了良好的经济政策并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勾勒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如何免遭迷思所困,不因迷思而恐慌,从而取得非凡发展的。
现在小编就来总结一下这六大迷思:
迷思一:美国依赖亚洲国家的资金支持
“亚洲国家在为美国提供资金援助,并且美国依赖这些援助为美国提供资金和国债支持”——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当其他国家出售给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大于他们从美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时,美元的贸易顺差由此产生,贸易顺差必须以美元资产形式存在,目前只有三种方法处置持有的美元: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投资美元资产;或将美元兑换成其他货币——这种情况下美元的新主人将重新面临选择一或者选择二。所有美国人向公司、政府或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支付的美元都留在美国金融体系内。
迷思二:国债“挤压”私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财政部发行国债会‘挤压’其他融资手段;而政府削减赤字则会令私营经济获得更多的融资”——该论断是错误的,没有真正了解金融体系在实际情况下是如何运作的。
当财政部发行国债,政府会从投资者那里吸纳资金,并把等量的资金通过支票支付给到期国债的持有人和政府开支的受领人。资金从一部分人转移到另外一部分人的手上,而整个公众拥有等量的资金总额。未偿国债的数量有增有减,但是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总量并不会变化,而且这对储蓄和投资没有直接影响。财政部无法增加或减少经济体系中可投资于私营企业的资金。
迷思三:个人存款增则国民储蓄长,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率随之提高
“如果每个人都减少开支,国家存款就会增加,GDP和就业率就会上升”——该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观点经不起分析。GDP和就业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增加本国的支出——包括消费者、企业、美国出口商品的买方以及政府的支出。储蓄和投资这两个术语在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数据表里有非常特殊的含义。储蓄是一个剩余值,指的是不用于消费或政府开支的部分,并非普通意义上人们在银行或基金里的存款金额总和。减少支出对整个国家不会有帮助。如果人人都努力多存钱,那么国民储蓄和投资就无法增加,GDP和就业率就会下降。开支的增加不会导致国民储蓄的减少。投资带来储蓄,反之则不然。不论今年因投资而带来的经济储蓄是多少,金融体系都有充足的资金供企业投资。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凭储蓄使经济从衰败颓丧走向健康增长。
迷思四:财政赤字降则国民储蓄和投资升
“如果政府削减赤字,国民储蓄和投资则会增加”,又称为“政府储蓄”和投资的错觉——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认为“政府储蓄”可以带来商业投资,而且削减赤字、提高税收可以催生更多投资的观念是非常有误导性的,而且会妨碍我们推行良好的经济政策。
“政府储蓄”在公众不同个体间互相交换,但是并不直接影响国民储蓄总额。税收或政府开支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私人储蓄,且其抵消的数额与政府储蓄变化的数额是相等的。因此,“政府储蓄”对国民储蓄总额的净影响为零。
采取严谨的计划和行动来削减长期结构性赤字以便为日后充分就业作准备,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但这个迷思本身没有道理。在高失业率时期提高税收或削减政府财政预算以削减赤字的观点完全不足为训。任何增加“政府储蓄”来直接增加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尝试都不会成功。在高失业率时期引发的赤字也不会降低国民储蓄或投资。
迷思五:财政赤字为子孙后代带来偿债及赋税重担
“未偿国债以及为了解决当前财政赤字而发行新国债会导致子孙后代背负沉重的赋税负担”这个迷思是错误的。
美国不需要担心未还国债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巨大的负担;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需要清偿所有的美国国债,甚至还不会减低任何年份未偿国债的总额。这个迷思最大的硬伤在于误导人们偏离真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又与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我们要处理许多关键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彼此各不相同,比如说关于如何控制赤字,并通过控制赤字在将来经济强劲发展时期实现对资源需求的最小化。但在当今高失业率的经济形势下,发行国债以支持当年较大的赤字并不会给将来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迷思六:若不尽快解决赤字危机,美国国债将步希腊与爱尔兰国债后尘
“如果美国不尽快削减财政赤字,那么美国国债将面临与希腊国债和爱尔兰国债同样的问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并不反映美国金融体系的本质。
国债与个人的“债务”是不同的。有关美国“公共债务在GDP所占之比”的上限的诸多观点,理由并不充分;在美国金融体系内,国债的数量没有确切的上限。重要的是,从长远发展来看,美国在经济强劲发展时要推行一个合理的平衡的结构性预算,但这是另一个议题:不管赤字情况如何,美国的金融体系,包括国债资金,一直都处于平衡状态。
http://photo25.hexun.com/p/2015/0819/561621/b_vip_2FF22357A95B694A35AA7905BD98A16B.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