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子来了》:战后东北老乡收留的那些日本遗孤

(2012-07-25 09:14:55)
标签:

杂谈

注:本文摘选自《鬼子来了》口述历史,东方出版社

日本鬼子占领东北14年,东北人尝透了亡国奴的苦滋味,可是,等到“八·一五”光复,日本成了战败国,他们也尝到了当亡国奴的滋味。

那时候,日本鬼子光顾逃跑了,扔下了很多妇女和孩子,有的是日本军人的家属,大多数是开拓团的老百姓。人们管他们叫日本遗孤,这八成是从古到今没有的事。这些人可遭了罪了,孩子找不到父母,女人找不到丈夫,流落在别人的国家,不知什么时候会死,那情景真够可怜的。

中国人大多善良,很多人捡到日本孩子后,看孩子怪可怜的,就收留到家里当自己的儿女养活。日本女人也很多,她们怕无依无靠受人欺侮,就嫁给中国人了。这样的事在当时太多了,一点不稀奇。

林口县当年是日本开拓团移民的地方。日本投降时,开拓团接到通知,让各处的开拓团赶快撤走,坐火车到大连,然后坐船回国。听到这个信儿开拓团立刻乱了营,人们都知道这时候留在中国肯定没好下场。那几天车站上乱轰轰的,火车上挤满了日本人,很多孩子被挤丢了。

当时龙爪村有个叫和田的日本人,他看见站台上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在哭。他上前一问,原来是小孩跟他的父母挤散了,找不到了。火车没有了,他们走不了,和田就领这个孩子躲到山上,他们不敢露面,怕遇见中国人。白天躲在山上,晚上到周围村子里老百姓的地里找吃的。结果接连几天,这老和田又碰上了6个日本孩子。这些孩子大的16岁,小的只有8岁。和田心眼好,怕这些孩子出事,就领着7个孩子一起回到龙爪村,躲在山上的窝棚里住。

和田不让孩子们露面,每天晚上他自己到庄稼地里偷苞米、刨土豆,回到山上窝棚里烧着吃。这样过了两个多月,天气冷了起来。

黑龙江的冬天来得早,10月末就下起雪来,一场大雪把庄稼地都盖上了,再也找不到吃的了。和田就在晚上到村子里老乡家院子里偷吃的,拿回来给孩子们吃。看到孩子们又冷又饿,和田急得够呛,他怕万一有孩子挨饿受冻生起病,那就麻烦了,在这山上非死不可。

孩子们身上穿的都是单衣裳,窝棚里四处漏风,晚上冻得睡不着觉,孩子们挤成一团。

这样过了几天,和田和孩子们冻得实在受不了了,万般无奈之下,和田只好领着孩子们下山,到村里找了一户人家就进屋了。这家姓徐,原来也是和开拓团打过交道的,村里很多农户都租过日本开拓团的土地。老徐正和邻居坐在炕上唠嗑,忽然看见从外面进来一帮大人、孩子,走在前面的和田,村里人都认识,当年在日本人中是挺和善的。

听和田一说,大伙才知道这些孩子都是日本开拓团跑散丢下的遗孤。大伙都觉得这些孩子挺可怜的,于是大伙东凑西凑,东家拿条破被,西家送件棉袄,还送了很多粮食和日用品,帮助和田和七个遗孤安顿下来。村里人一点也没记恨他们是日本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平时各家各户做点好吃的都不忘给这些遗孤送来。第二年,村里人又帮和田种了水田,和田本来是种水田的行家,跟孩子们一块用心侍弄自己的庄稼,秋天收了很多大米。

后来, 政府跟日本联系上,把这和田和7个日本遗孤送回了日本国。

绥芬河的杨德君也捡了一个3岁多的日本孤儿。 这个小男孩捡来时病得够呛,又咳嗽又发烧,吃啥吐啥。杨德君老伴会刮痧,拿个牛角梳子背蘸白酒,给那小男孩刮得前后身都是血印子。这是毒火攻心了,这一刮痧,就把毒火排了出来,烧就退下去了。老俩口又熬小米粥,熬得稀烂的喂他吃,慢慢调养,总算活过来了。

杨德君有两个闺女,就把这日本遗孤当儿子养。这小孩刚来时不会说中国话,也不知叫啥名,他们就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叫兜柱。兜柱从小受了惊吓,胆子特别小,怕天黑、怕没人,整天跟两个姐姐在一起。有时他白天到外面去,外面的孩子就欺负他。杨德君的媳妇护犊子,谁欺负兜柱她就找谁家,让人家管自家的孩子。

有一天,兜柱从外面回来,问他妈:“啥叫小日本”。她妈觉得奇怪,兜栓说,外面有一帮的孩子看见他,在远处喊:“小日本儿,喝凉水儿,跑肚拉稀挨枪子儿。”杨德君老伴一看,这不好,可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回头跟杨德君一商量,搬家吧!就这样把家搬到了牡丹江。

很多年以后,日本政府允许当年的日本遗孤回国,杨德君也想让儿子回日本找他亲生父母去。可是当年兜柱太小,身上既没留下父母姓名,也不知家住哪里,甚至连叫什么名都不知道。为这事杨德君还专门找原来的一些老邻居打了证言,证明兜柱确实是捡来的日本遗孤。还托回国的日本遗孤在日本电视报纸上发寻找亲人的告示,但始终没有找到兜柱的日本亲人。杨德君一直到死,也没放下这个心事,觉得没有找到兜柱的亲生父母,让他留在异国他乡,是个挺遗憾的事。

注:本文摘选自《鬼子来了》口述历史,东方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