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基础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进行角色的定位

(2014-08-14 22:01:1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新基础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进行角色的定位

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裕华初级中学  仓学斌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正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致力于基础教育研究,对基础教育做了全新的诠释,概括为“新基础教育理论”。她极力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那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我们广大教师该如何进行角色的定位呢?

       1.真诚的合作者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试想一下,如果教学失去了合作的话,新基础教育理念也就难以得到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基础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够得以获取,然而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参与,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其说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倒不如是一种人文关怀。这势必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在与学生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双赢”的效果。

        2.平等的交流者

        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一旦师生之间交流得以贯彻与实施,就可以使学生迅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唯有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地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适时地做好学生之间交流的沟通者,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成为交流的“沙龙”,从而使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得到整合。细细思索一番,我们不禁觉得,教师平常课堂教学,能不能充当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角色,就是能不能放下手,放下心来,让学生去探究未知世界。

        3.共同的探究者

        如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事实上,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科任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能不能与学生一起探究,依然是一个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角色定位问题。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4.学生的赏识者

        在叶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一定要重视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之中不断健康成长。这一教育理念可是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都心知肚明的。教师要想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必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中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5.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课堂教学行为,才会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我们教师尤其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综上所述,对于我们广大一线青年教师而言,光有了新基础教育理念还不够,还需要在我们不断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持之以恒的磨练,才能更好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才能萌发出教育机智来,以便更好地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上的技术问题。

       新基础教育理论,最关心的是人,一直强调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策略。我们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在学生的潜能向学生的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使生命活力在课堂得到充分的发挥,那样的话,教师更新了,课堂也就随之不断得以更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