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2019-11-10 09:03:07)
标签:

传统文化雕塑

历史名人雕像

名人雕塑

人物铸铜雕塑

现代名人铜雕

分类: 名人雕塑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李白人物雕塑,历史名人雕像,古代诗人铜雕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李太白石雕像,人物铸铜雕塑,园林景观雕塑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户外大型石雕,传统人物雕塑,名人主题雕像

神龙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李白人物铜雕,名人文化雕像,古代文人雕塑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博物馆雕像,半身像铜雕,历史人物雕塑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历史名人雕塑,古代文化石雕,园林景观雕像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为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按赋中有“臣白美颂”等字样,疑太白曾以此赋在东都洛阳进献玄宗。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半身像雕塑,李白人物塑像,古代人物雕像

  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其写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七年拆毁明堂之前,他赋明堂一是为了谋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户外大型雕塑,历史人物雕像,李太白石雕像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名人主题雕塑,人物铸铜雕像,名人文化铜雕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李商隐雕像,历史文人雕塑,传统人物石雕像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葬于故乡怀州雍店(今沁阳县王庄镇)。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户外大型雕像,人物铸铜雕塑,古代诗人塑像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人物铸铜雕像,名人主题铜雕,传统人物雕塑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此外,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李白人物雕像,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永不消失的记忆
——百年坚守,匠心如一。做一些有情怀的雕塑艺术品,创造更多有感情色彩的铜石正器。了解更多名人主题雕塑知识,请百度搜索(汉博雕塑),了解更多的雕塑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