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国》中的女性形象

(2014-10-21 20:10:44)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

《雪国》中的女性形象

http://s6/mw690/0037VWHOgy6MZzaODKlc5&690

川端康成先生的 《雪国》以其不愠不火的平淡美叙述了岛村与驹子和叶子问的感情故事。川端康成先生以同情的笔调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日本艺妓的悲惨命运,描写了她们追求对你人格和对幸福爱情的向往,揭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作者通过岛村,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努力都看成是徒劳的,流露了一种悲观的消极情绪。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设置充满了日本式传统美,特别是驹子的女性的形象深入人心。凸显了川端康成先生柔弱纤细,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和心理的特点。也包含着川端康成先生代表的日本人的美学规范和孕育其中对于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

其实雪国的故事结构相当简单,以男主人公岛村三上雪国为线索。写出了他与女主人公驹子和叶子的情感纠葛。这里岛村貌似为主人公,实为配角,作者是以他同这两位女子的相处中,对她们的感觉及幻想来勾勒出驹子和叶子这两位女性鲜明的形象,驹子是文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毫无疑问,她是作品的中心人物。驹子出身贫寒,在屈辱的环境中成长,沦为山村艺妓,经历了人世间的不少沧桑,但这都没有让她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她依然勤学苦练技艺,不甘堕落,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从小说中的她记日记的态度是认真的,并且表现出一种坚持到底的毅力;还有就是驹子喜欢读小说的情节,她从十五六岁时就开始看小说,并且把看过的书都记录下来,这些都能表明驹子是一个有求知欲的人,她并不像一般艺妓那样随波逐流,还有她苦练三弦虽说是她维持生计的需要,但也从侧面说明驹子是一位毅力顽强的女性,不轻易屈服于命运的重压。

 

http://s4/mw690/0037VWHOgy6MZzhqCfp73&690

文中一开篇写到岛村对于驹子的第一印象就是“洁净”,这位“女子给人的形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还有令人称道的关于驹子“朝雪镜”的说法,“她面对着枕旁的梳妆台照了照镜子,岛村朝她望去,突然缩了缩脖子。镜子里白花花闪烁的原来是雪。在镜中的雪里显出了女子通红的脸颊。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纯洁的美”。“也许是旭日东升了,镜中的雪愈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浮现在雪上的女子的头发,也闪烁者紫色的光,更增添了乌亮的色泽。”白雪、旭日本是雪国最平凡常见的自然景观,但一经与驹子联系起来,在岛村脑中就发生了变化,自然美与女性美相映成趣,升华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的意境。岛村惊于她的纯真而顿生爱意,摄于她的纯真而不愿轻侮。所以在川端康成的笔下,驹子如同雪一样纯洁洁净。纯朴率真的少女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而从后来驹子作为艺妓本身的特征上,又表现出日本女性特有的“冷艳”之美。驹子赴宴时的华丽服饰、冰天雪地的环境衬托出的人物气质。还有她抹了白粉的脸庞和冰冷的长发,都可称为日本女子独有的如白雪那样的纯洁与冷艳兼具的特征!而通过岛村的叙述,我们还了解到驹子是位生活认真、顽强、有进取心的女子。她生活在这个雪国。本打算做个日本舞蹈师傅以维持生计,可是后来师傅的儿子重病,她无奈去做了艺妓,过着非普通女子的正常生活,然而在这种环境下,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她记日记,读小说,并弹了一手高超的三弦。而作为艺妓,她并不会为了拼命赚钱而糟蹋自己,她把希望寄托在四年之后能够赎身过正常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看出她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这就与坐吃祖业的岛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其形象的崇高美丽。她以自己的切实行动同命运抗争,想实现残酷现实下个人的价值。文中也多次以岛村的口吻感叹她对“存在的渴望”,可所有的一切在作者看来都是“徒劳”的。而这种浸透着作者悲哀凄凉的对“存在”的徒劳观。更在她与岛村的交往上显现地淋漓尽致!在岛村与驹子的第一次相见。作者就设定了他们感情经历中回荡的悲哀情调。岛村第一次去雪国时,由于驹子深知旅客的感情不可以长久,因此她对岛村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而岛村以他的评述西方舞蹈满足了她的求知欲,占据了她的心。在她的第一次幽会时,她的言行举止看出她内心的矛盾,无数次瞬间的情绪波动反映出她内心强烈的情感变化。她一方面惦记着岛村,常常从宴会上跑出来偷偷到岛村的房间。约莫过了一个钟头,走廊上又响起了零乱的脚步声,驹子尖声叫着‘岛村先生’。“这纯粹是女子纯洁的心灵呼唤爱人的声音啊”;而另一方面“女子心里充满真挚的感情又惟恐悲伤的结局,驹子的行为相当反常,她伏倒在房间的角落里,叫嚷着要回去”,对于这段“徒劳”的感情,女子常常为之哀泣。岛村第二次,第三次去雪国时,驹子对他的感情日益炽热,而岛村对她则愈加坚定了分手的决心。她心里怨恨岛村的无情,清醒地认识到悲哀的结局,可是却更加矛盾地一味及时行乐。忘我地投身到爱河中!通过如此反复的矛盾行为和心理表现,驹子对于自身存在价值的徒劳追求的哀伤感愈加深浸人心,对于人生及命运把握的无力让人唏嘘不已!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笔下那种独有的日本式的“物哀”情怀!

 

http://s7/mw690/0037VWHOgy6MZzjMtlc26&690

物哀既是一种审美,也是一种生死观,更是一种意境。所谓“物哀”,是由江户时代的学者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小栉》一文中正式提出的,是指一种悲哀与同情相通、爱怜与感伤并存的情绪。按照宣长的解释, “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 《源氏物语》中的不伦之事,如果以儒教道德和佛教戒律来解释,这是最不义的恶行⋯⋯可是物语都没有将这种不义恶行作为问题提出,只是深入反复叙述其间的‘物哀’的深层意识⋯⋯源氏犹如从污泥中生长出来的荷花.在世间美丽地绽开并吐出芬芳,至于它下面的污泥就不怎么讲了,对源氏的行动就只提出深邃的情味,即懂得‘物哀’方面就够了。”一句话, “物哀”只讲事情本身悲情唯美与否,不论是非曲直何在。

“物哀”贯穿于《雪国》全篇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具体来说,“物”是指客观的对象,包括社会、人生和自然。“哀”则指人接触“物”引发的与之调和的审美情趣,包括发自个人内心,咏叹刹那的悲哀、怜悯以及壮美的情感,简而言之就是由事物引发的内心感动。而这种“物哀”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必然是悲剧式的审美情感.使全文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正如他所说的“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和美是共通的。”无论是岛村的幻觉,还是驹子的徒劳都流淌着缓慢涌动的悲哀。而《雪国》中的物不仅指自然界的美丽与伤感,更是指人物内心流露出的对于人事命运的哀伤,自然界是美丽而伤感的,而生命却是虚无缥缈而徒劳的。身为艺妓的驹子坚守着认真的生活态度.毫无保留地将感情倾注于玩世不恭的岛村身上。失望痛苦却又忘我地投入,她这种一面隐忍、一面挣扎,一时醒悟、一时沉醉的矛盾状态,更让人觉得怜悯和悲哀。而更为精妙的是驹子这个弱小个体抗争命运的徒劳努力在作者的笔下并不是如暴风骤雨似的猛烈控诉,也不是沉重地让人透不过气的凝重思索。一切都只是娓娓道来,如流水似的自然平淡。有的只是心间的凄凉与满腔的哀婉,驹子的美丽中蕴涵着悲哀,悲哀更增添了她的美丽。这种愈美愈悲,愈悲愈美的审美情感无疑是日本传统物哀情怀在文中的投射。白雪皑皑、花开花落都会在日本人心中纠集出哀伤的情结,他们欣赏着花期极短的樱花,纵使最终凋零也要博得绚烂无比的开放。川端康成本人就曾说过:“我只不过是以自身的哀伤来体验日本人的哀伤,这种哀伤越是刻骨铭心。我的灵魂反倒自由安定了。我是自己余生的生命不是自己的,而是日本之美传统的表现了。”所以他也被誉为“最日本式的作家”。

http://s8/mw690/0037VWHOgy6MZzn5LTx57&690

综之,《雪国》带领我们走进一幅清纯与美丽、现实与空灵交织的东方画卷。川端康成先生以他纤细细腻的文笔塑造了一个令人心动而又怜惜的女子形象。并且在鲜明生动的形象背后蕴涵着作者最为日本式的哲学思考和日本人独具的物哀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