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二)
(2022-10-29 08:27:40)有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现实生活并没在传统伦理社会中,对人的评价是平面而鲜有立体的。形象比较固化。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惨痛经验教训。秦末农民起的领袖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建立了张婪政权,自立为王。其为佣耕时的穷兄弟们争相攀附。这宝贝兄弟起初也受到陈涉的礼遇,好吃好喝的招待。这兄弟不仅感叹陈涉目前生活的环境的优渥,还到处处宣讲陈涉曾经的糗事,让这位起身寒微的将军很没有面子,结果被陈胜给杀掉立威。陈胜这个无奈选择,也让他走上了人生的滑铁卢,最终兵败,被自己的车夫杀死。司马迁在总结陈涉失败经验教训时,就指出他这行为让众人远离自己。但作为当事人陈涉,何尝不是有苦说不出,谁愿意让别人揪起自己的尾巴,把猩红的屁股展示给别人看呢?但没得办法,那个不长眼的伙伴不但因其固化的认知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也变相毁掉了陈胜的人生大业。何尝不是世俗观念下的悲剧重现呢?
又如历史著名政治家与军事家曹操,在京剧中给与的脸谱则是“白脸”。在演义作品中,作者并没有质疑其雄才大略。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代,民生极为痛苦,需要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他一人挽狂澜于既倒,统一了黄河流域,并且实行驻军屯田制,极大减轻了人们生活负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被传统伦理道德所看好,虽有才,但为人奸诈,为人所不齿,,如杨修之死,杀死近侍等,被丑化与墨化。
个人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最难的是人和。异地发展,是为解决人和问题。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实际生活也不尽然。太熟悉的人在一起,其消极作用往往大于其积极方面。
在熟人社会,一般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因为人们旧有的眼光,让其饱受掣肘。一般人等,很难在各种关系中获得生存。选择背景离乡,换一个环境,深藏起自己的尾巴,从零起步,也许给人生迎来另一种转机。将来衣锦还乡,在乡邻与亲人的显摆下,挽回曾失颜面,未尝不是人生的一件快事。战国苏秦在家里不受待见,人生失意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何等狼狈,等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其嫂子跪地相迎。西楚霸王项羽曾经说,富贵不还乡,犹锦衣夜行。不顾反对,东归彭城。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此种心态,毕竟故土是自己生存的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无限的情思,尤其是随着岁月流逝,当时间抹来伤痕,留在记忆里,均是点点温暖的回忆,和深情的期待。刘邦还乡衣锦还乡,多有帝王之忧思。曾经的伙伴,多数没有等到功成名就,战死沙场。而九死余生的兄弟们,也因利益关系,也分道扬镳。旧地重游,刘邦陡生莫名的孤独感。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与乡里后生才俊一起起舞歌唱,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只是,这个寄托自己无限情思的家
(于10.29日凌晨改于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