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香
藏香,多数用于佛教祭祀活动,亦有少量家居的除晦辟邪。其制作工艺流程蕴含着藏文化的精髓。
藏香是多种名贵中草药,按比例,物理混合,配制而成,极具药用价值。它是由藏红花、雪莲花、麝香、藏寇、红景天、丁香、冰片、檀香木、陈香、甘松、等几十种名贵藏药及香草手工制作而成,充分保留了药物的本质药性。藏香药用机理是,解毒,杀菌,抗感染,抗病毒。可杀灭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净化空气,预防病毒的传播。室内燃藏香,可预防流感,痄腮,手足口病。芳香弥散,净化空气,滋润肌肤,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作。芳香弥散,走穿肌理关节,预防关节疼痛,调理肌肤,缓解精神紧张,减轻神经性头痛,提高睡眠质量,预防失眠。
藏香的历史已经有1300多年了,第一代藏香的发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吞米·桑布扎,从印度学习回来后,吞米·桑布扎不仅发明了藏文,翻译了佛经,还研制出了第一代藏香。而他的故乡吞巴村现在则是藏区最大的藏香生产基地。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藏香文化不断的丰富和成熟,各种各样的香品,药香、水香、熏香,各式材料各种用处的香具,一应俱全。藏香文化已经完全渗透到了藏族文化中。
藏香生产的配方和方式,藏香的使用方法,从藏香的创制开始就记载在各种古籍中。发展到现在,不同地方不同制造厂生产藏香的方法都会有一些不同。藏香不同于其他香品,优质的藏香是不会添加化学用品的,其养生价值要比一般的合成香料高很多。
藏香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复杂,通常把松柏树干作为主料,然后再加入其他上百种的香料,如麝香、藏红花、冰片、豆蔻、檀香等,以适当的比例,经过仔细的调配、细致的研磨和搅拌、精心的熬酿等工序制作而成。藏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的品种已数不胜数,但在西藏最出名的还是要数三大名香:敏珠林藏香、尼木藏香、敏竹梅芭藏香。
在西藏人民的生活当中,藏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朝佛、辟邪等宗教仪式中更是少不了它。藏香如此长盛不衰与它具有的各种功效有直接关系。藏香不仅可以醒脑提神,杀菌消毒,除虫除异味,在藏医里,它还有预防疾病,解毒消肿,止痛散寒等药用功效。藏香的这些功效已经使它完全渗透进藏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二、藏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
西藏地毯主要是仿古毯,它的用途很广,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挂毯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它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藏毯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西藏地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不掉毛,经久耐用,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堪称工艺精湛,美观大方。西藏地毯以江孜地毯最负盛名。另外,拉萨、贡噶、浪卡子、朗县、丁青、察雅等地出产的地毯。
“藏毯”是西藏的传统手工艺品,“藏毯”的原料是选自藏北高原的优质羊毛,植物染色,手工捻线,经艺人的精心编织而成。它柔软、耐用、美观、大方,又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隔潮御寒、保温取暖有重要作用。因些是长期在牧区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的品种,有地毯、炕毯、坐毯等。它是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印度和尼泊尔宗教艺人精华,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产品分类:
“藏毯”
分为三种:
一是用牦牛绒毛线和羊毛线合织而成的,图案较鲜艳复杂,质地轻柔;
二是用绵羊细毛线编织而成的,式样较简单素淡,但也有用彩线编织成花样较多的薄毯;
三是“卡垫”,藏语的意思是覆在上面的垫子,一般指仲丝织物。传统卡垫的规格以长方形为主,约长6英尺,宽3英尺。用帆布或牛皮装着獐子毛、青稞秆或干草等,质地结实。配搭得宜的话,可成为家居理想的装饰品。
传统藏毯的艺术风格,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佛八宝、暗八仙、国王七宝等。佛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荷花、宝罐、双鱼、盘花;暗八仙属汉道教文化即宝剑、宝葫芦、渔鼓、阴阳板、仙笛、宝扇、花篮、荷花;国王七宝也称怵宝,属印度佛教文化,即方胜、连环钱、犀角、令牌、象牙、珊瑚、珠宝。还有汉文化的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等。这些内容既展示了人们的勤劳智慧和精神力量,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愿望和幻想。藏毯的表现形式以传统式为主,还有自由式、龙凤式及随品种形式不同的构图形式。色彩表现方面尤为丰富,颜色艳丽、纯度高、对比强,色彩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藏毯”的花色图案,独树一帜,美观大方,热情奔放的颜色搭配,原始自然的图案,充分展示了“世界屋脊”的自然风景和质朴纯真的人文风情,弥漫着西藏独有的色彩。
三、藏刀
藏刀分长剑和腰刀两种。长剑,藏语称“巴当末”,长约1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10厘米一40厘米之间。藏刀的刀鞘,有木质、铜质的,也有铁质或银皮镶包的。刀鞘上常刻有龙、凤、虎、狮和花卉等图案。有的图案上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贵重物品。
藏刀的正式名字叫“折刀”。传说是为了纪念英雄折勒干布命名的。传说在遥远的年代,西藏草原上的牧民大都拥有藏刀。可是牧主和头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权位,威逼牧民交刀。许多牧民因拒交藏刀而被抓走。消息传到英雄折勒干布耳中,他为了搭救自己的同胞,就跃马提刀杀向牧主、头人。折勒干布只因寡不敌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牧民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藏刀改名为“折勒干布刀”,简称“折刀”。藏刀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4种用途,已有1600多年的生产历史,做工讲究,刀身用钢材锻,刀柄用牛角或硬质木料加工而成。
精美的藏刀大都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由于锻打精致,镌刻细腻,色彩夺目,并附有藏文,系有五颜六色柄穗,形成别具一格的藏族工艺品。特别是朋友结婚或喜生婴儿时,送上把藏刀会使主人感到格外高兴。
藏刀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而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的独特,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人甚至描述藏民族特征时,总把人与刀联系在一起。后藏的藏刀以拉孜和谢通门产的为代表。藏刀不仅实用性很强,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今,藏刀已成为非常时髦的旅游商品和馈赠礼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藏刀的刀身是以好的钢材锻制而成,手工精心打制,磨后刀刃锋利,刀面寒光闪闪。从规格尺寸上分,藏刀大致为长刀、短刀和小刀三种。长刀最长的有一米多,短刀约40厘米左右,小刀则仅有十几厘米长。从形状上讲,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有牧区式、康巴式、后藏式等区别;用途也有很多种,如林区砍树有专门的砍树刀,屠夫用的屠宰刀等。
藏刀把多用以牛角、牛骨或木材制成,较高档的刀把用银丝、铜丝等缠绕,刀鞘则更为讲究,较简单的有木鞘或皮套外,多数是包黄铜、白铜,甚至包白银、镀金等,上面刻有精美的飞禽走兽及花草等各种图案,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彩石,显得华丽和富有。藏刀的装饰内容有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等块面点缀的二方连续,独立的立体造型小装饰有佛八宝中的宝瓶、荷花、法轮等。表现形式有浮雕、镂空及掐纹镶嵌。一般刀柄镶着鲨鱼皮或黑色牛角,便于握拿,不易滑脱。除表面起伏层次和图案变化外,在刀具整体外形以等距或对称地点缀着镶有朱红粉绿等色的珊瑚、玛瑙等。藏刀有长短不同规格、多种造型。从整体外形看,头柄首尾有平形、头部锥形、两头凸形、圆形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