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设计与心理)

分类: 设计与心理 |
- 设计与心理(二)————福田繁雄http://p4.qhimg.com/dr/200_200_/t01589207b9b5423910.jpg
-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是设计与心理,所以我选择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设计大师:福田繁雄。通过他的生平介绍和大量的作品来了解他传递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以及他想要表达的视觉语言。了解他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以下主要以《F》系列和正负形为例来介绍“恰到好处的设计”。
-
背景介绍:
福田繁雄(福田繁雄,1932年2月4日-2009年1月11日)是日本当代平面设计师、视觉设计大师,长于错视手法,被誉为日本平面设计教父,与冈特·兰堡、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2009年1月11日因蜘蛛膜下腔出血而过世。福田繁雄教授 1932年生于日本,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
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
-
工作职位:
福田繁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大师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
人生经历:
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在高中时曾想成为一名漫画家,但由于当时艺术学校里没有漫画专业,最终将其幽默和天赋投入到设计领域,由此其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毕业后福田开始在起创作的作品中显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创出多中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
1967年(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
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1982年(50岁)他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田繁雄与岗特·兰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多才多艺”的福田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他的大量的"福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熟知,现在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
对福田作品的理论分析:
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福田繁雄教授与岗特兰堡(德)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教授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其设计作品多次获国际性大奖。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皇”。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能有多余”。从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
福田繁雄的作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福田繁雄原是从事单幅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也具有幽默感。他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却没有留意的景象用类似于漫画的图形传播给大家,而且尽可能用开朗、有趣的手法去创作,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福田繁雄的作品具有简约的特征。他虽然总是把视觉元素提炼到最少,但却能清晰地表达出所要传播的概念。人们不但能够理解他的作品,而且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福田繁雄的作品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视觉上的情趣。他曾经将经典的错视幻觉名画以真实的立体模型复原建造,又曾将一大堆刀叉餐具不规则地悬吊在空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强度的灯光投射出一艘船或其他物象的剪影。他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这是福田繁雄作品的又一鲜明的特征。
二、福田繁雄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表意特色
长期的创作实践,使得福田繁雄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表意特色,这就好像在作品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无论是视觉元素的选用,还是视觉手法的运用,抑或是色彩的处理搭配,他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将其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
(一)特色视觉符号的选用
福田繁雄作品中的视觉符号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征,他的平面设计作品体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表达自我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方式。在他的很多海报设计中都可以发现,他用平面图形“腿”——穿皮鞋的男人腿和穿高跟鞋的女人腿,来体现人类的概念,这是他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如:海报设计“1979
福田插图作品展”中就运用了正负阴阳方法描绘舞蹈中男性和女性的大腿,一上一下具有错视的特征。海报“1981
费加罗的婚礼”用男人腿和女人腿缠绕组成的音符来体现婚礼的欢快气氛和新人甜蜜的爱情,见图1。福田繁雄对腿图形情有独钟,在海“1995
福田繁雄在波兰”、“1996
福田在法国”中腿图形甚至成了福田繁雄表现自己的一种标志特征。字母“F”与“人形”的组合是福田繁雄作品的另一标识。“F”是根据他名字的发音而来,福田繁雄在自己的作品中,将“F”
与“人”—— 或整体,或局部——结合起来,体现其对人自身的关怀。
《F》系列作品:
http://s12/small/005yGCGcgy6OefaRx8f1b&690
异质同构原理代表性作品
福田运用大量的福田标志,通过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的关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同时又联系到人的心理,他设计的海报,与中国的传统美学的“恰到好处”有共同的契合点。图与底的关系处理的自然而有序,同时又传达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体验。
(二)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
错视魔术大师福田繁雄一贯运用视觉矛盾的平面空间,或反常理的物象组合,以超现实的意像表达创意,引人玩味。他醉心于错视的魔法,玩着多姿多彩的视觉游戏。如在20
世纪70 年代,他以名作“蒙娜丽沙”为对象,运用黑房技术, 再创了50 种“永远的微笑”;在1984
年的海报展览中,他用万国旗拼成了“蒙娜丽沙”的肖像;还有将《最后的晚餐》改为海报《福田繁雄展一二三度空间艺术》等等。福田繁雄的错视手法常常基于以下两种处理手段得以实现。一是正负形的运用。所谓“正负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指在平面上能引起视觉注意的图形称正形,衬托正形的图形称负形,负形既可以
是平面上的空间,也可以是具体存在的物体。正负形之间的界线是界定正负形大部分或全部轮廓的线。西方美学家据正负形“太极图”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如图3
所示,在作品中福田繁雄将贝多芬的头发与乐曲的符号和指挥者的动作相结合,互为图底,相映成趣。二是矛盾空间的营造。在平面设计中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地制造出同视觉空间毫不相干的矛盾图形,这类图形又称矛盾空间图形。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中存在。福田繁雄在1985
年创作的作品《看》中,将自己“跪”于直立的墙面上,这种不存在的矛盾空间营造了极为有效的。
http://s7/small/005yGCGcgy6OegHkYMm36&690
-
作品赏析:
-
总结:
福田繁雄的设计思路已超越了平面,他以简练的线或面构成视觉矛盾的平面空间,或运用反常理的物象组合,以超现实的意像表达创意,引人玩味。他自己乐在创作中,也使欣赏者乐在其中。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的平面设计家,他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福田先生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日本当代天才平面设计家的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