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聪明的投资者 |
分类: 读书笔记 |
认为高增长能够永远持续下去的幻觉,并非只是发生的投资者身上。2000年2月,有人问北电网络(Nortel Networks)的首席执行官约翰.罗思,这家光纤行业巨头的规模会达到多大。“该产业正在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长”,罗思回答说,“而且,我们的增长速度还会加快6%。就我们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这是相当令人兴奋的事。”
前6年,北电的股票几乎每年上涨51%。当时,该公司的股价市盈率为87倍。股价被高估了吗?“已经上涨到了这么高的水平,”罗思轻松地说,“但是,随着我们无线战略的实施,将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他补充说,毕竟思科的股价达到了其预测利润的121倍!)
至于思科公司,2000年11月,其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坚持认为,自己公司的年增长率至少会达到50%。“从逻辑上讲,”他说,“这将是一种特殊情况。”此前,思科的股价一直在下跌——当时的股价仅为上一年利润的98倍——因此,钱伯斯督促投资者去购买。“这时还要等着买谁的股票呢?”他说,“现在正是机会。”
与此相反,这些成长型企业都萎缩了。而且它们被高估的股价也缩水了。2001年,北电的营业收入下降了37%,而且当年该公司的亏损超过了260亿美元。2001年,思科的营业收入上升了18%,但是,该公司最终出现了10亿美元以上的净亏损。当罗思讲话时,北电的股价为113.5美元,2002年最终降到了1.65美元。当钱伯斯称自己的公司是一种“特殊情况”时,思科的股价为52美元,后来的股价跌到了13美元。
从此以后,两家公司对未来的预测更为谨慎了。
———————————————————————————————————
研究50年的数据后,Sanford C. Bernstein 这家研究企业发现:美国的大公司中,只有10%的公司能在连续5年内,使自己的利润年增长达20%;3%的公司能在连续10年内,使自己的利润年增长达20%;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在连续15年内做到这一点。
针对1951-1998年美国几千种股票所进行的学术研究表明,在每一个10年期内,平均每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