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绍霞
陈绍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56
  • 关注人气:2,6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证所详解“现金分红指引”:给造假公司带上紧箍

(2012-08-23 09:18:37)
标签:

林勇峰

蓝田

上市公司

现金

股票

分类: 红利税
     [ 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累计近1.7万亿元,融资超过3.7万亿元,交易成本超过1万亿元 ]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义何在?分红也成为了暴露上市公司造假的线索?现金红利税何时能取消?作为近来监管层着力点的"上市公司分红",引发市场各方的激烈讨论。
  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近期出台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下称《指引》)征求意见稿,上证所副总经理徐明、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上市公司监管二部副总监林勇峰以及海通证券董秘金晓斌昨日做客访谈,对征求意见稿做出相关解读。
  有投资者提出质疑,分红就要交纳红利税,而送转股本不用交税,鼓励分红是否只为多收税?此外散户亏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股市场成长性好的公司太少,而包装上市、财务造假和虚假宣传的公司太多,与分不分红没有直接关系,分红是否有必要推行?
  针对上述提问,林勇峰表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义重大:一是培育价值投资理念,形成稳定回报预期;二是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稳定性;三是合理配置上市公司资金,保护投资者利益。此外,取消现金红利税和简化再融资的相关审批程序,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意愿。证监会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现金分红有关政策的研究,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分红同时还是监督上市公司的一条路径。林勇峰指出,少数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夸大或虚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来欺骗投资者。然而,发放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却没有办法造假。经营业绩和现金分红上的巨大反差,为市场有关各方揭露"银广夏"、"蓝田股份"和"北生药业"等财务舞弊事件提供了线索。
  现金分红对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金晓斌表示,在中国内地市场,由于中小投资者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有些上市公司或其管理层,并不从股东利益而只从个人得失来考虑公司的资金安排,非理性扩张不仅使分红资金捉襟见肘,还派生出了更多的融资需求。
  统计显示,从证券市场设立到2010年底,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累计近1.7万亿元,其间上市公司市场融资(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则超过3.7万亿元。而与此同时,交易成本(包括券商佣金和印花税)则超过1万亿元。
  金晓斌指出,投资者为证券市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却未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从监管层面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督促上市公司重视回报投资者,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手段。从单个上市公司来说,分红对未来发展的利弊与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如果公司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那么现金分红会分流发展资金,使公司发展潜力无法完全释放,使公司盈利以至投资者回报都不能达到最优。但对于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公司,盈利再投资收益不能高于投资者机会成本的话,就应该把可分配利润以现金分红形式派发,回报股东。
  有不少投资者就《指引》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予以提问。对于为何《指引》中的分红比例要求以合并财务报表中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基础,而不是母公司净利润为基础,林勇峰解答道,上市公司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成果,以其为基础来计算分红比例,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股东现金回报占经营成果的比例,也能够防止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手段调节母公司财务报表的净利润,进而逃避现金分红。
  此外,《指引》中要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公司披露未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预期收益率,不少网民质疑该措施的可行性。上证所表示,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现金分红成为决策层安排资金预算时的一个硬约束条件,降低决策的随意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