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2016-10-20 11:02:07)分类: 教学设计类 |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汉滨区早阳镇早阳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亲身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段。
师: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哪个人?在孙悟空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孙悟空和师兄们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非常口渴,于是孙悟空一个跟头翻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瓜农里,抱了一个大西瓜回来。他对师兄们说:“西瓜是我抱回来的,我要吃这个西瓜的一半,”你知道怎么分吗?
二、认识二分之一
1、孙悟空要吃的半个西瓜,“半个”该怎么分呢?(用手中的圆纸片来分一分。)
学生展示。(你是怎样分的?半个到底是多少呢?为什么这样分?)
2、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
小组讨论交流: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吗?
强调: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师:我们就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到半个,这半个西瓜就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这个1/2就表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
师生齐说意义。
同桌互相说一说 。
谁来试着说一说。(指名试说)
4、质疑:还有半个西瓜也可以怎样表示呢?这个1/2表示什么?
5、1/2的写法:先写一横,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的下面写上2,表示其中的1份,就在横线的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
6、整理揭示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名称。
7、练习:这些都是1/2吗?那都是谁的1/2呢?(图片)
8、小结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1/2,你想自己创造一个1/2吗?请你选一个图形,表示出它的1/2。(可以折一折,再用笔涂一涂)
三、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1/4.
孙悟空吃了西瓜的一半,我们用1/2表示。猪八戒可不服气了,他想:“我的肚皮大,要吃这个西瓜的1/4.”那这个西瓜的1/4该怎么分呢?
(用手中的圆纸片来分一分。)
学生展示。(你是怎样分的?每人分到多少啊?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期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2、认识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过渡:如果给沙和尚切这个西瓜的1/3,怎么切呢?给唐僧切这个西瓜的1/5,又怎么切呢?
师:你能用长方形或正方形表示出它的1/3、1/5吗?(用手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来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
学生展示。(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把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平均分成三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3;把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平均分成五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5.
现在,我们在回头想想,孙悟空说吃个西瓜的1/2是什么意思?猪八戒说吃这个西瓜的1/4又是什么意思?沙和尚吃西瓜的1/8呢?
四、知识应用
1、做一做: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图片演示)
2、猜一猜:爸爸喝了二分之一,妈妈喝了三分之一,爸爸、妈妈分别喝的是哪一杯?(演示图片)
3、爸爸给红红和明明一人一根1米的绳子,怎么剪呢?
红红说:我剪下绳子的1/4米
。
五、拓展延伸:大家自己创造分数
1、你想创造几分之一,自己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
2、说说你创造的这个分数的意义。
3、评价。
六、小结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