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2015-03-12 13:07:05)
标签:
股票 |
分类: 教学反思 |
浅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人口合理容量》一节中出现了内涵不同但又关系密切的三个概念: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在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试题中还经常看到环境人口容量一词。对于这四个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作简单的分析。
教材中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从承载的内容看,它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和资源,所能承受的人类的活动,这个人类活动包含三层意思:1.人口数量,2.在该数量下的人们经济活动的规模,3.该人口数量及经济规模下产生的污染。
单从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看,环境承载力包含各种资源,例如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等,很显然各种资源承载力所能供养的人口不尽相同,就像是木桶的许多木板,有长有短,但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是最短那块木板,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所以从概念包含的内容的角度,环境承载力涉及广于环境人口容量,它不仅包含环境人口容量(人口数量),还包括在该数量下的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该人口数量及经济规模下产生的污染这两方面的内容。但只从人口数量的角度,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教材对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简单的说某一地区的人口容量不仅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承载力),还受到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文化消费水平等)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一般认为人口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简称。所以从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看: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是在综合考虑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等基础上得出的某地区在满足健康而不奢侈的生活条件下的最大人口数量。以水杯作一个简单的比喻,人口容量是指整个水杯的容量,再多就会溢出,而人口合理容量就是水杯三分之二的容量,这样水不容易溅出。所以,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综上所述,从可供养的人口数量的角度,它们存在这样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