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读后感
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与真谛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在1965年《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二、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内容——“五项修炼”
1.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娴熟。对于学习型组织来讲,要设计出鼓励组织内的成员不断成长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个人来讲,要理清对我们真心向往的事情为起点,让我们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活。
2.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新世界
“心智模式”即存在于人们大脑的许多设想、信念或图象、印象。这种“心智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
3.建立共同的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衷心的共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了实现大家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而主动地认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4.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团队学习是指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
5.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
系统思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它引导人们从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背后的结构,及从静态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1.建构共同愿景,鼓励自我超越
共同愿景是指被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向往的愿望和景象。它既要体现组织未来发展的远大目标,又要能体现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望。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其根本动力就在于这个组织具有共同发展的愿景。学习组织的共同愿景建立之后,如何逐步实现它,这就更需要每个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了,因为个人的学习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学校领导应不时给教职工动力,不断鼓励团队成员自我超越,不要满足于现有的一点点小成绩。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的五项修炼中,第一个便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学习者不断理清并增强个人的真正愿望,全身心投入、不断创造、追求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愿望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愿望和现实的差距,并通过差距所形成的创造性张力,推动自己向目标前进,才能达到“自我超越”。
2.组织团队学习,拓宽学习空间
团队学习是发展教职工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建立在个体学习之上,通过“深度汇谈”、“对话”、“讨论”等方式得到高于个体的见解和知识,使学校中的每个教职工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团体学习的目的是使团体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个人成长速度更快,并使其学习力迅速转化为对现实的创造力。它的关键在于每个人能够摊出所有想法,真正一起思考。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应注重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主题教研活动”开展,以主题教研促效益,以主题教研求学科质量提升。每次主题教研活动应确定中心发言人,准备活动提纲和印发资料,成员们分头学习印发的相关资料,然后在教研组内讨论时大家分别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众多个体思想的碰撞,形成头脑风暴,从而使成员们的观念得到不断更新。
3.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整体提高
每一个组织的形成和壮大都需要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开放型组织,它的发展需要得到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学校应加大学习型组织的宣传力度,通过每位教师在各自教研组发挥作用,共同营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创建,重创设组织学习的氛围,优化学校教师群体,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如何创建具有春晖特色的学习组织的创建,需我们更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需要我们每个春晖人共同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