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三代离婚解

(2022-11-02 15:16:13)
分类: 孔门儒学
        孔子的后代子孙有没有败类?有没有混蛋?有啊,你比如这个孔繁轲就是!他写了一本书,我以为他是孔子的子孙,还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的人,应该对孔子有真知灼见!我买来一看,大失所望,这就是个王八蛋!糊涂蛋!不学无术!他居然在他的书里说孔子、孔鲤、孔伋都离婚了,那就是在诽谤孔子祖孙三代,误导天下人民,他在造罪孽啊!罪过大啊!孔子三代离婚根本是子虚乌有,没有的事!你可以看看图1、2、3,孔繁轲是如何在他书里胡说八道的,针对他的胡说八道,再看看图4、5、6、7、8、9,有很多证据证明孔子三代没有离婚!
       《仪礼·丧服》记载: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意思就是:如果被休的妻子去世,他们共同的儿子如果是丈夫的继承人,即使生身母亲去世,儿子也不能为之服丧。如果父亲早死了,之后,母亲改嫁,或者回娘家了,或者跟儿子一起生活,儿子是要为她服丧哭丧的,还要好好回报她报答她。从这句话看,孔子三代离婚的谎言不攻自破。孔子是继承家业的儿子,孔子后代七世单传,都是独儿子,那孔鲤、孔伋、孔白也只是从儿子到重孙子才三世,都在单传内,都是继承家业的唯一继承人,孔子、孔鲤、孔伋此三人都哭丧服丧了,那说明这三个人的母亲都没有离婚,如果他们的母亲离婚了,他们三个人按礼制是不会哭丧服丧的。也就是孔子的父亲、孔子、孔鲤(伯鱼)没有离婚。其中孔鲤哭丧被孔子说太过了,是因为父在母死,礼制上哭丧服丧不能超过一年。至于孔子教育伯鱼:“女为《周南》、《召南》矣乎?…………那本身是孔子教育儿子要学诗,不学诗就等于正面对墙壁而立,墙外面是什么也看不见,相当于文盲。那个“女”不是女人,更不是媳妇,而是汝,是你的意思,《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应用,凡是讲你的地方都用“女”字,跟女人没有半点关系,跟伯鱼的媳妇更扯不上关系。清朝的郑晓如,现在的孔繁轲两个白痴想象力太丰富,居然由这个话扯到了伯鱼媳妇身上,硬说孔子叫儿子要求儿媳妇学诗修身,儿媳妇不可教化,导致孔鲤(伯)离婚了,那就是胡扯,没有任何根据。他们把那个“女”字歪解成女人、儿媳妇,本身就是无中生有。清朝郑晓如说伯鱼出了前妻,然后取了子思的母亲为后妻,还说后妻贤,生子伋。如果是妻,那就是嫡母不是庶母了。但《礼记》中明确说了,母亲死了,子思哭母于庙,他的学生就问他,庶氏之母死何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就说,我错了,我错了,于是改哭于他室。这说明子思的母亲是庶母,不是嫡母,是妾不是妻。这就揭穿了郑晓如的谎言。孔伋哭丧服丧,先哭于孔氏之庙,后哭于他室,是因为母亲是庶氏之母,不是嫡母,也就是他母亲不是正妻而是妾。孔伋父亲孔鲤死后母亲应是改嫁了,或者回娘家了,而不是离婚了,所以孔伋才会给她哭丧服丧,这也符合礼制上的规定,如果是母亲离婚了,孔伋按礼制是不会为她哭丧服丧的。最后,孔白的情况,类似于孔子,孔子哭丧服丧时,父亲早死了,嫡母(父亲的正妻)也过世了,所以为自己的生母庶母哭丧服丧没有问题,但孔白生母庶母死时,父亲孔伋还在,嫡母(父亲的正妻)也还在,礼制上规定,嫡母在堂,不得为三年丧,为了家里的安宁和谐,按礼制父亲孔伋才不让孔白哭丧服丧的,要孔白把嫡母(父亲的正妻)当生母一样奉养对待,再说,孔子是出母,孔白也是出母,出母是生母,不是出妻休妻,孔子父母没离婚,这些都说明,孔白的父母没有离婚,孔伋(子思)没有离婚。孔子三代根本就没有离婚这回事,铁证如山。所以我说,孔繁轲就是在胡说八道,孔子三代离婚是子虚乌有,没有这回事!
       孔繁轲无知啊!作为孔氏后人不学无术到这种地步,孔家有这么个混蛋,太丟脸了!我都感到震惊了!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孔子三代离婚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王阳明成圣解
后一篇:精忠报国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