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耕田、播种解

(2022-10-04 16:57:19)
分类: 孔门儒学

孔子圣人为什么会讲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如图1,孔子圣人讲,礼是出自于宇宙的本体,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降而叫命,官于天,协于艺,对人来讲就叫修养。修养好了,可以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顺人情,最后通达天道。喜、怒、哀、惧、爱、恶、欲叫人情,这人情,就是我们人类苦难、生死的根本,所以,要解脱苦难生死,就要做圣人,就必须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要把饮食男女死亡贫苦这些大欲大恶去掉。要做到这个,就要讲礼。要把人情当田地来耕,不要让它长出了荒草。用什么耕?用礼来耕。用礼来耕田,用义来播种,以学问来锄草,以仁来收割,最后播乐而安居乐业以达于天道,解脱生死苦海,得大快乐大享受。所以孔子教颜回,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圣人说的克己复礼,就是修道成圣人,就是他跟曾子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王之道在明明德,因为礼必本于太一嘛,复礼,就是反还回去,归到本位上,找到那个太一,那个真正的本来面目。这个明德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降服七情六欲的过程,就是耕田播种收获到达彼岸得解脱得大快乐的过程。孔子这里讲,讲信修睦,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他在易经中怎么讲的?他讲,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讲的都是修身养性,功夫到家了,可以把身体搞得很好,每个毛孔都打通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里面,面上有光彩,真美,充满了四肢,全身畅通,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的事业,内外合一,真是美丽极了。所以,礼啊,就是明德,内用于修身,外用于治国。所以,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自己又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三十而立,不是简单的成家立业,不是有钱,也不是有地位,而是对天地人生,从礼的角度有了全面透彻的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确定了,求道修道的中心确立了,不会动摇了,人生有了立足的根基。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五十岁就悟道成圣人佛了。所以学礼立身,就是不惑和知天命的前提,是成圣成佛的基础。学礼,就是修身养性,孔子讲,其居于人也曰养,就是把自己搞得很有修养,身心内外都很有修养,把那些七情六欲都降伏了,大仁爱慈悲心就会生起,大智慧就会发起,大勇力就会兴起,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大智大仁大勇就来了,就可成圣成佛了,成为真正的大豪杰、大英雄、大丈夫。故,孔圣人讲,修道成圣就是克己复礼,就是耕田播种。

孔圣人的话,得到了释迦牟尼佛的验证,如图2,释迦牟尼佛也讲,他修道成佛也是在耕田播种,孔圣人的克己复礼,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守戒、遵守戒律、把杀盗淫、贪嗔痴慢疑这些情欲去掉。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真实不虚啊。我们再来看图3和尚寺庙里的方丈穿的袈裟,上面就有很多方格子,这种袈裟就叫福田衣,那些方格,就是象征着和尚们修道是为众生求福田啊!正好契合孔子圣人和释迦牟尼佛耕田播种之意。所以,和尚们也在耕田播种,圣人佛也在耕田播种,这种耕田播种能结出永恒之果,能摆脱一切痛苦。因此,如图4图5大德高僧才会尊奉孔圣人,把孔圣人尊称为上大人孔乙己,不会上大人,如何登孔圣门,不晓上大人,如何佐国安邦功成身退,无上大人,如何成就能事,无上大人,山林河海日月星辰上圣下凡,不能安立。大德高僧才会把“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作为参禅悟道的要旨。你要是真明白了这句话,你不成圣人佛,至少也是走在成圣人佛的路上了!要跟着圣人佛学耕田学播种啊,无论出世入世、出家在家,跟着圣人佛走才是正道!


耕田、播种解


耕田、播种解

耕田、播种解

耕田、播种解耕田、播种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科学解
后一篇:量子纠缠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