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今天《环球时报》一篇文章中说, 93%的日本人讨厌中国。
这篇题为《日本观光的美景与幻象》的文章写道: “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 93%的日本人讨厌中国,近两年他们大都拒绝到中国观光。”
此文一出,很多人又觉得“中日必有一战”,壹读君(yiduiread)感受到头顶高悬的U形锁,不由得……

事实果然如此么?壹读君(yiduiread)牢记“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的教导,来说说“93%的日本人讨厌中国”这个说法靠不靠谱?
好久没写稿的值班壹读君丨刘十九
93%的调查结果从哪里来?
据文中所说,“93%的日本人讨厌中国”的数据,出自“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
壹读君(yiduiread)就喜欢这种凡举数据,必然说明出处的。冤有头,债有主,方便打脸。
第十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是在2014年9月9日发布的,地点是东京。
据中国日报的说法,这次舆论调查,在日本的调查对象包括1000名公众, 628名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
1628个人,调查规模也不算小,应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好了,我们直接来看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2014年,日本舆论中,认为中国“印象不好/印象相对不好”的,高达93%,比2013年的90.1%又上升了;而对中国“印象良好/印象相对良好”的,这从2013年的9.6%下降到了6.8%。
所以,人家说的明明是“印象不好”或“印象相对不好”,没有用“讨厌”这么夸张的词。
虽然“印象不好/相对不好”和“讨厌”表达的都是不太好的意思,但是换了个词,这个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壹读君(yiduiread)跟你说,张三对你“印象不好”,你的反应可能是“为什么”;而如果跟你说张三“讨厌你“,那你的反应可能就是挽起袖子准备揍他一顿,并且打算跟周围和张三关系好的人通通绝交。
当然,壹读君(yiduiread)这么道貌岸然,肯定不是那种添油加醋的人,值得信赖。
虽然中日关系走低,但是两国都认为彼此很重要
还是接着看那份调查报告。

△十年来,中日两国国民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识。绿色线是日本国民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相对重要”的比例,蓝色线是中国国民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相对重要”的比例
虽然从2010年开始,中日民众对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认识都出现了比较大的下降,但是依然在比较高的水平上。
观察曲线的走势,大家会发现2010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呢?
2010年,发生了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环食,同年,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东亚四强赛中以3:0大胜韩国队,结束了在国际A级赛事中32年不胜韩国队的历史。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上映,汪小菲和大S结婚。
壹读君(yiduiread)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以上这些跟中日关系肯定没啥关系。

在2010年影响中日关系的大事包括: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和中国渔船在钓鱼岛相关海域相撞,日方扣留了中国船长; 日本出台新的《防卫计划大纲》,首次把中国海军等的军事动向定位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关切事项”。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这一年中日围绕着争议地区发生了直接冲突,然后,日本政府表示以后要对中国军事力量提防一点儿了。
当然,跟中日相关的事情还包括,日本GDP被中国赶超,同时,日本放宽了中国人赴日签证的要求,努力吸引中国游客。


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又离不开,就是这么个情况。
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好的点在哪儿?
话说回来,既然有93%的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好或者相对不好,那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
壹读君(yiduiread)找到了这个调查的日本方面公布的报告全文,里面有详细的调查数据。
来跟壹读君(yiduiread)看一下。这个图表讲的,是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好的理由▼

看以看出,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佳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人认为中国的行动方式跟国际规则相悖,其次是钓鱼岛的争端,总之,是政治方面、对“中国”这个整体的印象。
那日本人对中国人是什么印象呢?
下面这个表体现的是日本对中国人国民性的印象▼

消极的红色占据了大多数,可见在日本民众中,对中国人的印象确实不是太好。但是反过来,中国民众对日本人的评价也并不是特别好▼

除了中国人比较多认为日本人更勤勉、创造性更强之外,认为对方傲慢、好战、顽固、不正直等等,几乎中日两边都是一致的。什么叫彼此看不顺眼?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同志们。
看这样的图表,简直要觉得中日双方已经剑拔弩张、互相敌视,随时准备死磕到底了。
从2010年之后,日本经济第二的地位被中国取代,日本对中国产生忧虑甚至恐慌,同时也不喜欢中国的社会制度,但是现实要比这些统计数据复杂得多。

壹读君(yiduiread)愿意引用两段话来结束今天的百科。
一个是在华日本人北村麻衣的文章:“中国人非常有人情味,认为孝顺和帮助朋友是理所应当的事。受人滴水之恩,尽管不会频繁言谢,却始终不忘这份情,以后无论对方遇到任何难事,总会竭尽全力帮助。这种重情义的性格是日本人无法相比的。”
另一个是中国旅日作家黄文炜的话:“在日本人心中,……‘中国现状和中国文化’等等是分开考虑的,就算在调查中说对中感情恶化,但是照样学中文,照样交中国人朋友,照样上中国的微博……这是日本人的了不起的地方,他们很能柔软地顺应形势,跟上时代的节拍。”
(壹读前台美女雪嫣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
《2014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研究报告》,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4-09/09/content_18568901.htm
《“第10回日中共同世論調査“結果》,言論NPO
http://www.genron-npo.net/world/genre/tokyobeijing/10-7.html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艺背后的历史,热点深处的冷知识。用轻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涨姿势、正三观。

扫描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如果你希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