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控的隐私

(2014-06-17 16:44:23)

失控的隐私

 

| 韩松落

 

从隐私不会泄露,到隐私泄露却不会被媒体曝光,然后是隐私泄露并且被曝光,却得到控制,最差的情况是隐私曝光并且失控——隐私的层级,便是权力的层级。

 

黄海波事件持续至今,余波未消,最新的消息是,在拘留期满之后,他被转为收容教育。他的这一系列经历,让我想起斯坦利·库布里克1999年的电影《大开眼戒》。

这部电影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施尼茨勒创作于1926年的小说《梦幻故事》。主人公叫费多林,是个受人尊敬的医生,偶然听说,在城外的一个城堡里,常常举办神秘的性派对,于是租借了服装和面具,凭着并不完整的口令,混进了派对,在大开眼界之后,却被识破,命悬一线时,被神秘女子救下。侥幸逃生的他,通过报纸新闻发现,那个女子,很可能替他死去了。他小心翼翼地探查真相,却被高墙深院和严厉的警告打了回去,他最后回到了自己狭窄但却安全的生活里,用跟妻子的做爱,宣告了他对自己旧日生活秩序的确认。

如果从权力关系的角度来打量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它讲述的是权力资源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是用隐私资源的不平等来显示的。费多林用尽全力,也不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人,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而高墙后面的神秘人物,却轻而易举地知道了他的姓名身份和家庭住址。隐私的保护程度,和财富一样,其实都是一个人社会层级的标识,甚至,比财富更能说明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扎根的深度。

这也是娱乐圈的隐私曝光为什么具有杀伤力的原因。它对一个或几个人的打击,并非来自隐私暴露本身,而是来自对他们权力层级的揭示。

同为公众人物,有一些人的隐私,永远不会暴露在公众面前,即便有传言流出,也会因为得不到佐证的材料,而很快萎缩,最后进入都市神话的行列,被人半信半疑地讲述,这是人在隐私保护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同为演艺圈名流,有一些演员的隐私,也被人捕获过,但没有媒体能够发布,还有一些演员,被偷拍而且偷拍成功,照片就算不足以说明问题,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但照片发布后,却没引起太大波澜,很快销声匿迹,因为这位演员根深叶茂,跟媒体的关系不错,他的隐私没被过度渲染。更多的演员,隐私一旦暴露,却像水银泻地一样,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里面显示出一种清晰的权力增减的趋势:隐私不会泄露>隐私泄露却不会被媒体曝光>隐私泄露并且被曝光,却得到控制>隐私曝光并且失控。尤其在名利场这样一个强烈的权力博弈地,被人窥见自己的真实层级,是一场真正的灾难。“艳照门”就是曝光且失控的经典事例,当事人之所以落入演艺生涯的低谷,不是因为艳照,而是因为他们的权力被人拍了艳照。照片流出后的流转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而事件爆发后,有人预言,这件事将改写香港娱乐圈格局,事实也印证了这个预言。这一切,都说明了隐私的权力属性。

尤其在所有人都日渐失去隐私权的现在,隐私保护,也因此成为更稀缺的能力。承哲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互联网进化,我们终将告别隐私》。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尤其是2000年后出生的这一代人,从出生那天起,就被父母晒到网上。网络的法则,会替代所有法则,去实现对人的控制,并对人类产生提升和净化。比如,一个人在街头吵架之前,会想到自己的吵架视频有可能被放到网上,因而打消念头。这样的时代,保护隐私,更难,也更能宣示一些人手中权力的强悍。一个被人洞悉了大多数隐私和生活细节的人,其权力能量,必然小于一个隐私得到严密保护的人。

《大开眼戒》中,当威廉姆医生被发觉,并被带到人群中接受审判时,他们对他的初步惩罚是:摘下面具,他赤裸着脸庞,裸露在一群戴着面具的人当中。这是一场残酷的搏杀,被摘下面具,是一种社会性的杀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