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呀,我拍呀

标签:
股票 |
熟悉壹读的人知道,壹读刚推出一款新产品“拍呀”。简单来说,我们每天会拿出还不错的东西——有形的、无形的,放在壹读微信上供大家拍卖。拍卖游戏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价高者得”,只要有足够的钱(因为在网上玩,你还需要有足够的网速),就能拍得想要的东西。
但壹读“拍呀”和索斯比、佳士得不一样,那里整一个向日葵,动不动就好几亿美元,但“拍呀”不花钱,只花你的节操。“节操”有两个标准解释:第一个解释是“气节操守,检验灵魂的试金石”;第二个解释是,壹读“拍呀”的虚拟货币。
所以,想玩“拍呀”,必须有节操,有足够多的节操,不怕多,越多越好,掉地上的节操该捡起来就捡起来。还不够怎么办?可以自己赚节操,目前,赚节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微博、豆瓣、人人网上分享壹读的文章;二是买《壹读》杂志。“拍呀”会迭代,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赚节操方法。
过去几周,我们陆续推出了一些拍品,比如汪峰演唱会的门票、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锤子发布会门票、定制酒店的门票,以及N种轻幽默、有情趣的玩意。前不久我把自己也卖了——如果你喜欢我,你可以拍得和我喝咖啡的机会。不客观地说,我觉得这是“拍呀”推出的最有价值的拍品。
其实,我在半年前就在壹读内外讲过“拍呀”这个构想,想法来自我们当时的新媒体部门。他们一直有个传统,定期分享全世界最好玩的东西,无论应用还是游戏。有一次他们分享了一个拍卖的“游戏”,我们仔细研究发现,那个拍卖虽然在网上进行,但还不那么互联网,于是我们想换个思路玩拍卖:假如用户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是不是更有吸引力?
用户是谁?就是喜欢壹读的人。他们这两年来读着壹读、看着壹读、转发壹读、购买壹读、点赞壹读,没有他们的支持,壹读不会走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考虑,用什么回馈他们?于是有了“拍呀”产生的逻辑。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支持我这样做,包括一些我非常好的朋友,理由很多,比如,如果方向是对的,BAT为什么不做?很简单,BAT做不做,不是我做不做的理由,我们做“拍呀”,就是想服务好壹读的用户,如果这几十万人满意、开心,我就开心了。“拍呀”运行两周余,后台数据让我有些震惊——我们的服务器不够了,要买更多的服务器,要不就崩掉啦。
还有朋友对我们的虚拟货币“节操”很感兴趣,有个女孩在我的朋友圈留言说:“我真奇怪啦,谁都知道你这人没节操啊,没节操怎么还能送节操,那你这节操从哪来?”笑罢说,把虚拟货币定为“节操”,只有壹读才有这样的思路,拍卖时拍着拍着发现……我的节操不够了。
但“节操”不是我的想法,而是壹读主页君贾晓磊的主意。写这篇文章时,我又核实一遍“节操”一说怎么来的,原来这个工程师出身的小伙子,听说公司给“拍呀”征集名字,于是一拍大腿说,“就用节操吧”,一致通过。
“拍卖不用钱,用节操”,这绝对是天才创意。我告诉晓磊:你会被写入人类拍卖史的。
我就壹说,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