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壹读百科 |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值班壹读君:刘十九
实习壹读君:欣悦
每到春天,很多城市都会被一种漂浮在空气中的异物所困扰,过敏体质的人尤其难受。壹读君说的不是雾霾,是飞絮。
在很多城市,包括北京、南京、武汉,这个季节都到处飘着飞絮,铺天盖地,防不胜防。很多人出现了连续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引发哮喘、肺炎。
众所周知,闹心的飞絮都来自城市的一些绿化树木。现在过敏人群流的泪,都是当年搞绿化时脑子进的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同时,也难免遭点罪。今天,壹读君要百科一下,关于飞絮和城市绿化的一切。
飞絮会带来什么麻烦
城市常见的飞絮,主要来自以下几种树:杨树、柳树、法国梧桐。到了春天这个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这些树都要开始繁衍下一代了。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就是在很小的种子上附生绒毛,随风飘撒。为了提高存货概率,每棵树播撒的种子都数以亿计。
所以,每到春天,很多用这些树做绿化的城市都会被飞絮所困扰。尤其是北方城市,比如北京,绿化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飞絮产量丰富的白毛杨,春天干燥、降雨量少,飞絮就更不得了。
在以前,柳絮杨絮还不是很麻烦的事,在文人雅士眼中,漫天飞絮还是很诗意的。
比如宋代词人就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名句。清代文人赞美柳树飞絮,说“絮飞遍地如雪,真仙境也。”
这么喜欢柳絮,可见他们肯定都不是过敏体质。但对现代人来说就不同了。
飞絮较大的时候,且不提路上的行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若是飞入了汽车水箱,阻塞散热片,极易使汽车熄火。飞絮很容易点燃,扔个烟头就能着,贝爷最喜欢在野外收集,用来点火。此外,飞絮还会影响到一些精密仪器的准确性。
当年为什么种这些树
为什么会栽种这些闹心的树呢?
壹读君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北京在1955年之后,提出凡能种树的道路,都要种上树。当时种的绿化树包括合欢、白蜡树、枫杨树,而老北京的绿化树则是槐树。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杨树用来做绿化很不错:繁殖容易,插条就能长新苗,容易成活、耐烟尘,最重要是长得快,几年就能出效果。换句话说,就是杨树是屌丝,便宜好养活。
于是,白毛杨就成了北京重要的绿化树种之一。那时候能种上树就不错,哪里能想到以后会有飞絮的麻烦。杨树就越种越多,据官方统计,到了新世纪之初,北京的平原地区一共有1.2亿棵树,其中有70%是飞絮的杨树和柳树,平均一个人可以摊上4棵树还多,想象一下,春暖花开的时候,4棵树对着你喷诗意的飞絮……
再说南京,困扰南京的是法国梧桐,也就是悬铃木。这种树的选择是有历史原因的。为迎接孙中山安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1928年,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枝繁叶茂的梧桐深得南京人民的喜爱,在50年代,南京市人民政府还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
树木的公害,日本人也没辙
从前,人们还不怎么为飞絮烦恼,或者烦了也只能跟街坊邻居抱怨抱怨。到后来,抱怨越来越多,政府也开始重视这些问题。
从1994年开始,北京就发起了浩浩荡荡的“百万雄杨进京工程”,将飘絮的雌杨替换成不飘絮的雄性杨树。2001年,北京市林业局说,到2005年彻底解决京城飞絮问题。
但到了2007年,飞絮问题还没有解决。当年进行的摸底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有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270万株,经过近年来的树种更替,还有约200万株。并且,大量砍伐淘汰这些杨柳雌株,会极大破坏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绿地景观,更换后的树木也难以很快达到“绿树成荫”的效果。因此,在短时间内大量更换飞絮的杨柳雌株是不现实的。
什么时候能解决飞絮问题,就只有且听下回分解了。
话说回来,这种树木的“公害”,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也算跟国际接轨。最著名的就是日本春天的“花粉症”。
在日本,杉树约占日本全国森林面积的18%,国土面积的12%。由于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杉树长得快,长得直,所以被大量栽植。国家发补助鼓励个人也种杉树,一时间杉树遍布了日本全国。
每到开春的头3个月中,杉树们开始随风播撒花粉,约占1/5的日本人便都会“不约而同”地花粉过敏,打喷嚏流鼻涕,睁不开眼,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如此普及,以至于被称为“国民病”。
日本人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时种的杉树太多了,更换种植的成本太高,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继续忍着了。
这么一想,壹读君顿时心里平衡了许多。
最后打个广告,壹读微社区上线了,入口就在壹读微信(yiduiread)首页下方自定义菜单的最右边。
关注壹读官方微博获得新鲜事 @壹读
*版权归《壹读》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壹读微信
用数据、图像、视频、语音,壹读君每天为你做百科,科普壹点常识。不仅轻幽默、有情趣,还有营养、有见地。
微信号:yiduiread
趣你的微信
每晚推送有趣有内涵而不低俗的搞笑内容,让你每天轻松一笑的同时,涨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