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反韩读物卖得太好,根本停不下来

标签:
文化 |
反对韩国的书在日本十分畅销,这在以往同期并未出现过。
文|刁凡超
“都这样了还要跟那个国家交往吗”“从那个国家学不到任何东西”“为什么这个民族这么以自我中心”时下走进日本的书店,就在收银台前的专柜上,这些新书腰封上的语句颇引人注目。
那个国家,指的是韩国。从去年开始,随着日韩领土争端升级,这些煽动日本国民情绪的书籍就开始盛行。在日本亚马逊网站,有关外交和国际关系的书籍排行榜中,前十名中就有两本书是关于韩国的,《犯韩论》和《愚韩新论》。
《犯韩论》书中列举了韩国慰安妇和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引发的全球性关注,以及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时,韩国方面妨碍东京申奥等事件,从道德层面来分析这些在日本人看来“下流”“缺德”的行为,为什么在韩国却是“最高的品德”。而《愚韩新论》则从经济角度提出:“无视韩国才是日本应该走的道路。”
与这两本书持同样态度的还有《呆韩论》《侮日论》《全是谎言的日韩近代史》等,它们都曾位列新书每周排行榜的前十名。而据日本《朝日新闻》,在去年同期的类似排行榜中,并未出现过这类书。
《侮日论》的角度可能最特殊,分析的是韩国人为什么讨厌日本。
作者吴善花是一位大学毕业后流亡到日本的韩国人,后来加入日本国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善花说《侮日论》这本书是根据她的亲身感受写成的,她认为作为曾经的韩国人讲述韩国人的侮日情绪更有说服力。
《侮日论》就像从反面角度给日本“恨”韩国找到了充足证据。有读者看完这本书后这样表达愤怒:“很多日本人读过文章后都十分生气,比以前还悲伤。”“知道了之后,就会更生气,对于和这种邻国的人交往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
煽动情绪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日本一个出版社的负责人说,这些书的畅销情况远超想象。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日本媒体界。据中国一位长期观察国际关系的作家统计,过去一年内发行的日本《周刊文春》杂志中,49期中有48期在报道标题中使用了“中国”“韩国”“尖阁(中国称钓鱼岛)”“慰安妇”等关键词;《周刊新潮》49期中有37期,《周刊信使》44期中有38期,《周刊现代》46期中有28期,也出现相似的报道。
对此,日本庆应大学新闻学教授大石裕则反思,媒体只做关于日韩、日中对立的报道,舍弃了各国日常交流类的新闻,是造就这种风潮的根本原因。
然而日本一家杂志的记者回应:“(这些内容)卖得好,停不下来啊!”
最后打个广告,壹读微社区上线了,入口就在壹读微信(yiduiread)首页下方自定义菜单的最右边。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第41期《壹读》杂志
关注壹读官方微博获得新鲜事 @壹读
*版权归《壹读》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壹读微信
用数据、图像、视频、语音,壹读君每天为你做百科,科普壹点常识。不仅轻幽默、有情趣,还有营养、有见地。
微信号:yiduiread
趣你的微信
每晚推送有趣有内涵而不低俗的搞笑内容,让你每天轻松一笑的同时,涨涨姿势。
微信号:ifu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