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可以转壹读的东西, 但不要太过分

(2014-02-17 15:38:57)
标签:

杂谈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你可以转壹读的东西, <wbr>但不要太过分
图片来自网络

  长假一结束,几个同事就抱怨,壹读视频又被侵权了,这次是南方的一家晚报。 

 他们做了篇对付逼婚家长的报道。报道第一部分来自视频《春节被逼婚肿么办》,第二部分来自视频《春节抗压秘籍》,到了第三部分,直接将壹读视频《春节返乡反逼婚指南》的解说词敲成文字,只字不提壹读和视频的名字,让人误以为这个记者很聪明。

别人扒壹读的东西并不奇怪,我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给别人注明出处,就不给壹读写出处?

一个同事总结出三条原因:一是他们认为你和他一样,我吃你豆腐,你也可以吃我豆腐,哪怕自己家没有豆腐;二是不知道这段话来自哪儿,也不知道用别人的文章必须注明出处的道理,没心没肺地用了,不能苛求所有人有同样的智商;三嘛,壹读主编人品不好……第三点我同意,既然不给谁署名,意味着谁人品不好,我就不说这份报纸的名字啦。

这还不算最会侵权的,有家以高贵的鸟命名的电视台干得最漂亮。新闻主播在节目中说:最近,有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引起热烈反应,请看视频……”接下来用三分钟把视频全播放完,但视频中一切和壹读有关的标志全没了。这个网友好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还有同行把本刊未上网的封面文章一字一字打下来传到网上……亲爱的,打几万字,不累吗?这就是你们对新媒体的思考吗?大家都说媒体要转型,亲,你们打算转成小偷公司吗?

壹读每天甚至每刻都被侵权,我所说的侵权,不是未经允许转载壹读作品(我们屡屡被这样转载,但从未因此追究过谁),我说的主要是那些使用壹读作品,却不给壹读署名的人和机构。没错,我只想要个署名权,这要求不高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事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增加文中壹读壹读君的出现频率,就当给自己做了植入广告。

有意思的是,植入广告效果还不错,虽然有个别勤快的人,偷用壹读作品时,会把文中的壹读删掉,但懒人更多,这样,壹读得以保留。

当我和合作伙伴讲这段时,对方提醒我:这是新路子,壹读的文章在网上转那么多,你干吗不像植入壹读那样,植入产品广告?我问:可以吗?他说:不可以吗?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个插曲,有同事建议不要写,刚过完年,一上班就给人找别扭,我开始觉得有理但很快觉得不对,别人让我过年不高兴,我为什么要让他过年高兴?

还有同事认为,我们自己也不能不犯同类错误,站出来说别人,不怕别人反过来说你吗……这句话对我有所震动,想想,算了,但越想越觉得逻辑不对,你不能因为自己有问题,就要容忍别人,这叫混淆是非。而且,我还可以告诉我的同事:

你的东西被侵权,你觉得愤怒,那你就要理解别人的愤怒,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我们更要坚定地尊重别人的权利。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就壹说,下期再见。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第38期《壹读》杂志


关注壹读官方微博获得新鲜事 @壹读  http://weibo.com/yiduiread
*版权归《壹读》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壹读微信
用数据、图像、视频、语音,壹读君每天为你做百科,科普壹点常识。不仅轻幽默、有情趣,还有营养、有见地。
微信号:yiduiread

趣你微信
每晚推送有趣有内涵而不低俗的搞笑内容,让你每天轻松一笑的同时,涨涨姿势。
微信号:ifunyo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