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场如何“地震

(2013-08-19 16:17:53)
标签:

文化

 

官场如何“地震

最可怕的是担任过省委组织部部长的人出事,简直是火山爆发的效果,比如“马德案”,高潮就是曾任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的韩桂芝被查。

| 马昌博

中国最近“地震”频频,不过舆论对此却颇喜闻乐见,因为都是官场“地震”。

近期最为著名的地震,是由原四川省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引发的(不得不说,李此前也颇有“干吏”之名),已有十几名当地官员和国企老总被曝遭调查。

今年早些时候,雷政富性爱视频也引发重庆官场地震;不过这不算什么,广东省纪委上个月通报说,今年上半年,广东查办了19名厅局级高官。

在我的印象中,外界开始用“官场地震”来描述的,应该是始于1999年的“慕马大案”和“厦门远华大案”。

前者,时任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和市长慕绥新先后被查,到200110月,涉案官员已达120多人,而因此引发的沈阳官场整顿,查处涉贪的处级以上官员就有400多名。沈阳官场近乎“塌陷”,震惊全国。

而后者更出名,3名省部级和8名厅局级官员落马,牵连之广甚至包括时任公安部副部长。主犯赖昌星则在多年之后才引渡回国。

此后,“官场地震”频频见报,著名的包括2001年开始的阜阳前市委书记王怀忠、市长肖作新先后受贿的“王肖大案”;2002年底湖北襄樊市委书记落马牵出70多名官员;2002年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落马开始的“黑龙江官场地震”——“地震”持续三年,有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曾任省委组织部部长)等200多名官员涉案,省部级高官就有7人。最近的还有2006年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引发的“郴州地震”。

纵观这些官场地震,你能发现几个规律——

首先,部委高官很难造成地震——想想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案和最近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如此重大的部委贪腐,但牵涉到的官员其实有限,远没地方动辄上百的规模。

这是因为部委机关人员很少,也就200多名上下;其次是部委在用人、财务和资金划拨上都相对规范,部长没那么大的随意权力;第三,就算地方为了批项目搞利益输送,也不会直截了当送钱,说白了为了“公事”自己担责任,官员犯不上——在郑筱萸和刘志军案中,多是企业涉案,几乎没有地方政府。

同理,类似地方厅局长这种条线也很难引发地震,河南省交通厅连续三任厅长落马,也没牵连太多。

最能引发地震的,是当地一把手,尤其是市长和市委书记,上面的案例大多是这种。一般而言,市长落马,多跟审批腐败有关,易引发建设、国土等部门官员大片倒下;而市委书记腐败,则多是因为“买官卖官”,这种地震会把多年旧账一并牵出,而且往往会有市委组织部部长跟着落马。

当然,最可怕的是省委组织部部长出事——这种职位涉及太多官员升迁,一旦落马,简直是火山爆发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马德案”,高潮就是曾任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的韩桂芝被查——她被称为黑龙江政坛的“帮主”。雪上加霜的是,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也同时落马。

面对官场地震引发的当地官员大片“塌陷”,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中央调任大批外地官员去“换血清污”。最典型的就是,黑龙江官场地震后,新任命的4个省部级官员中,有三个从外地调任,此后中央又调任了35名厅局级官员到黑龙江任职——“空降”一词,就是从那时开始被媒体频频使用。

另一种更为漫长。典型的就是阜阳官场因为“王肖大案”、“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等导致的一波波官场震动后,几百名官员有违纪记录,他们虽然未被拿下,但这些“带病工作”的官员,也难再升迁——这种情况,就只能依靠时间,慢慢消化掉这一代官员了。

最后附赠一个故事:“慕马大案”中,马向东的秘书王晓方仕途受挫,最终离开官场,其后他以“慕马案”为背景,写了一部著名的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第27期《壹读》杂志。

关注壹读官方微博获得新鲜事@壹读  http://weibo.com/yiduiread

*版权归《壹读》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添加壹读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壹读”或“yiduiread”

官场如何“地震

 

 
添加趣你的(壹读旗下新微信账号,每天为你带来轻松有趣,懂内涵涨姿势的精彩内容),搜索ifunyou 或者扫描二维码。

 

官场如何“地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