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走

(2012-09-20 14:17:48)
标签:

教育

留学

印度

 

     何斌是陕西农民的孩子,2009年高考前夕,他却做了一个决定,也去国外念大学,不管哪个国家。


     壹读iRead记者  吴久久


何斌是陕西农民的孩子,高三之前,他的世界仅限于半径12公里之内。他所读的县城中学如此普通,以至于凭他全年级前三的成绩,也只能保证考入二类本科。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与那些被父母送到欧美念高中、大学的同龄人相比,就像分别生活在火星和地球。

2009年高考前夕,他却做了一个决定,也去国外念大学,不管哪个国家。

在其他同学埋头备考时,何斌学会了在英文网络世界查询留学资讯,联系合适他的学校。

那年,古巴通过高考在中国招收医学留学生,但他没考上。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也推出一个留学项目,印度政府提供一半学费。大学四年花费10万元人民币,远比欧美便宜。

并且,印度继承了英联邦教育体系。在印度获得学位之后,留学生申请英美高校与奖学金会容易得多,学费也便宜一半。

高考放榜时,何斌成为这所西部县中光荣榜上最奇异的存在——何斌:留学印度。

2009年12月,何斌飞到印度最大的城市加尔各答,成为当地16名中国预科生之一。临走前,农民爸爸给他到处凑了五万块钱,塞给他时说,受不了就回来。

其他15名中国学生和他家境相当,或稍好一些,他们都不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皎皎者,也不愿随便考进一所平庸的高校,渴望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印度成为他们冒险的天堂。到印度头两天,何斌吃不下任何东西,一星期后,他上街买炒饭,老板用黑乎乎的手抓了把米饭扔进锅里。整盘米饭囫囵下肚,何斌觉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了。

7个月后,何斌拿到了加尔各答大学商务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所有150年历史的高校在印度名列前茅,印度钢铁大王米塔尔就毕业于此

    何斌兴冲冲到学院报到,完成注册手续,进入最后一道资料审核,财务科主任打开他的护照,看到上面“宗教信仰”一栏填着“其他”。

    “我们不收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他说。

    尽管后来副校长帮他解决了问题,何斌仍然延迟了一星期才入学。他预感到在印度的学习很难一帆风顺。

    印度人的英语口音很重,语速又快,刚开始他基本听不懂。印度学生上高中时就学了大学课程的预科,经济学的名词他们早已经熟悉。而对何斌来说,这一切还是空白。

    第一次考试,满分50分,何斌拿了7分。

    打击接踵而来。法律课上,他被叫起来答辩。老师刚讲过一个经济法案例,让他再举一个。何斌说不出。

    “我的课你听懂了吗?概念记住了吗?”老师问。

    何斌点头。

    “你只记住概念,这不是学习。”

    第二个学期考试,管理学老师在何斌的试卷上写下:“要自己能思考,自己处理问题。如果只是背书,你完全可以回家,年底来考试就行了。”他还建议何斌“休学半年,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何斌开始考虑如何把他的商科专业跟实践联系起来。他在学校附近开了间“中国之家”,为中国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帮助。此外,他还创办了一个同名网站,并兼职做翻译、替一些公司跑市场调查。这些为他挣下了一半生活费和学费。

何斌慢慢发现,在亚洲,印度的GDP增长仅次于中国,而且它的市场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廉价的劳动力依然等待开发。

他游历了印度和孟加拉的许多地方,看到这个表面混乱的国家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制药和IT技术仅次于美国。更重要的是,印度在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而他们单位GDP的能耗仅是中国的三分之一。

    今年是他留学印度的第三个年头。他打消了“曲线救国”,跳到欧美世界的念头,留在印度,继续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以及追逐他的未来。 


 

关注壹读官微 http://weibo.com/yiduiread 

版权归《壹读iRead》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