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走
(2012-09-20 14:17:48)
标签:
教育留学印度 |
何斌是陕西农民的孩子,高三之前,他的世界仅限于半径12公里之内。他所读的县城中学如此普通,以至于凭他全年级前三的成绩,也只能保证考入二类本科。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与那些被父母送到欧美念高中、大学的同龄人相比,就像分别生活在火星和地球。
2009年高考前夕,他却做了一个决定,也去国外念大学,不管哪个国家。
在其他同学埋头备考时,何斌学会了在英文网络世界查询留学资讯,联系合适他的学校。
那年,古巴通过高考在中国招收医学留学生,但他没考上。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也推出一个留学项目,印度政府提供一半学费。大学四年花费10万元人民币,远比欧美便宜。
并且,印度继承了英联邦教育体系。在印度获得学位之后,留学生申请英美高校与奖学金会容易得多,学费也便宜一半。
高考放榜时,何斌成为这所西部县中光荣榜上最奇异的存在——何斌:留学印度。
2009年12月,何斌飞到印度最大的城市加尔各答,成为当地16名中国预科生之一。临走前,农民爸爸给他到处凑了五万块钱,塞给他时说,受不了就回来。
其他15名中国学生和他家境相当,或稍好一些,他们都不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皎皎者,也不愿随便考进一所平庸的高校,渴望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印度成为他们冒险的天堂。到印度头两天,何斌吃不下任何东西,一星期后,他上街买炒饭,老板用黑乎乎的手抓了把米饭扔进锅里。整盘米饭囫囵下肚,何斌觉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了。
7个月后,何斌拿到了加尔各答大学商务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所有150年历史的高校在印度名列前茅,印度钢铁大王米塔尔就毕业于此。
何斌开始考虑如何把他的商科专业跟实践联系起来。他在学校附近开了间“中国之家”,为中国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帮助。此外,他还创办了一个同名网站,并兼职做翻译、替一些公司跑市场调查。这些为他挣下了一半生活费和学费。
何斌慢慢发现,在亚洲,印度的GDP增长仅次于中国,而且它的市场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廉价的劳动力依然等待开发。
他游历了印度和孟加拉的许多地方,看到这个表面混乱的国家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制药和IT技术上也仅次于美国。更重要的是,印度在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而他们单位GDP的能耗仅是中国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