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奥委会一样,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奥委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没有一分钱政府拨款,其经费来源,一是个人捐款,例如乔治亚州的二年级学生给奥委会凑了400美金的硬币;二是近40家企业的赞助,美国奥委会的官方网站罗列了这些企业的名号,并配上了一条广告:“你的慷慨造就了我们的伟大。现在就捐款吧。”
这些慷慨捐助,连同家人的全情付出,终于伴随着约翰来到了伦敦奥运的赛场。19岁的约翰·奥罗斯科出生在纽约一个叫Bronx的平民街区。他还有四个兄弟姐妹,父亲已从当地卫生部门退休,母亲身患风湿性关节炎,更换了人工膝盖。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一个普通的非洲裔小孩儿。但他的父母希望他能从混乱的平民街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对非洲裔美国人来说,通往上流社会的捷径之一就是体育。而对约翰来说,他不可能成为乔丹—个子不够高,身板不够壮。在离家约50公里的体育馆练体操,可能更适合他。
小时候,约翰母亲几乎每天都开车一个半小时送他去体育馆,后来渐渐有了去外地比赛的机会。父母总会陪他一起去,没钱住宾馆,这对夫妇就睡在车里。
直到2010年,约翰开始在科罗拉多州长期训练,他将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体操比赛,并被寄予厚望—夺得一枚个人全能的奖牌。
钱总是不够用。在为奥运训练之余,约翰还给其他练体操的小孩儿当教练,每月可以赚到480美元。他希望能攒钱给父母买个电脑,这样他们就可以
和他在网上见面聊天了。
对绝大多数的美国奥运选手来说,“举家体育”是他们共同经历的体育模式。练习体育固然是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途径,但要成为参加奥运的顶尖选手,大都需要全家一起努力。
当然,功成名就带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富足,也将全家分享。从约翰入选美国奥运代表团开始,他的训练和参赛就不再需要“自费”,而转为“公费”—由美国奥委会全额承担。
而如果约翰能实现全家的梦想,获得一枚奥运奖牌,他将从美国奥委会得到一笔可观的奖金:铜牌1万美元,银牌1.5万美元;如果他夺得冠军,奖金将达到2.5万美元(约合15万9千人民币)。这超过了他做儿童体操教练5年的收入,在纽约买一套公寓固然不够,但是给父母买一台电脑是绰绰有余了。
4年前,他的奥运代表团团友菲尔普斯一届奥运夺下8枚金牌,换来了全球的掌声和数以千万美元的企业赞助和广告合约。
如今,约翰也终于等到了这样的机会,彻底改变全家人的生活。可惜,他离梦想还差了几步。男子体操团体赛中,美国队只获得第八名,而在男子体操个人全能赛中,他也只获得第五名。
他还需要“举家”再努力4年。不过,入选美国奥运代表团就意味着更多的国际比赛机会,比赛的奖金起码能给全家的生活带来明显的改观了。
在美国,体育是许多孩子实现个人梦想的舞台,也包含着个人、家庭、社区、企业和奥委会的努力。至于美国政府,当然,也如同很多其他国家的政府一样,收税是它们体现存在的重要方式之一。
美国的奖牌得主们回到祖国后,也有鲜花掌声,但迎接他们的还包括一张税单。纳税范围除各种奖金,甚至还包括奖牌:镀有约6克黄金的金牌估价为620.8美元;含92.5%纯银的银牌估价为330美元;铜牌只值4.7美元。
税率35%,是美国个税体系中的最高值。约翰的队友,奥运体操女子全能金牌得主盖比·道格拉斯就需要支付8986美元的税金。税金建起了全美超过400万个体育场馆,承载着所有约翰们的体育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