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黄河口杯”中国书画名家邀请赛---评比揭晓并举行获奖作品展览
(2012-07-31 12:49:31)
标签:
杂谈 |
2006年8月31日,“垦利黄河口杯”中国书画名家邀请赛评比揭晓。同日上午,在垦利县举行隆重的获奖作品展览开幕仪式。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主席房崇岭,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连福,市文体局副局长李燕,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晋葆良,山东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弭金冬,中共垦利县委副书记付守华,县人大副主任张爱民,副县长马占峰,县政协副主席陆长河。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各乡镇、县直单位和企业代表200余人。 刘占文同志主持。 族的兴衰和荣辱,承载着伟大祖国的文明和进步。自古以来,凡成为 书画名家的人,大都是对社会作出极大贡献的有识之士。有著名的思 想家、政治家,也有教育家和科学家;有一些大家闺秀、还有众多才 子佳人,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 入一个旺盛的发展时期。书画艺术品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接 受,并成为重要的艺术产品和产业。书画艺术市场不断发育完善,艺 术种类丰富齐全。创作队伍日益壮大,作品质量不断提高,书画艺术 品的市场走势更加坚挺。书画教育层次齐全,网络密集,受教人数年 年增多。书画评审日趋规范,参评作者不断增加,作品质量也不断提 高。今天,书画艺术已经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走进了千家万户。全 国各地乃至相邻国家和地区书画市场热浪扑人,繁荣旺盛。” 东文化艺术研究院、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东营市文联、垦利县人民政府、山东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这次“垦利黄河口杯”全国书画大赛,于2006年6月1日开始征稿,至7月15日截稿,历时45天。此次大赛国内外参赛作品多达2500余幅。其中入选作品178幅。 《大众日报》、《中国书画报》、《齐鲁晚报》均刊登了邀稿启示, 并在《中国书画信息》网、《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网等国内书画网 站分别刊登和链接了征稿启示和投搞的信息。二是作品质量好。本次 参赛的优良作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部分获奖作品,可以说能够代 表当前中国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三是作品突出展现了黄河和黄河口 文化。几乎所有应邀参评的书法、美术作品,篆刻、刻字作品等,集 中表现出了赞美黄河和描绘黄河口文化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 了黄河和黄河口迷人的自然景观及文化底蕴。四是参赛范围广。由于 在全国范围邀稿,几乎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来稿。其中有国 内外知名的书画家,有各省市书画团体的领导人,还有海外华侨、港 澳同胞等。” 府的主要领导和垦利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其次是感谢县委 宣传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再是感谢专家评委们的严谨认真的工作。 这是保证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在此我对以上领导、专 家和同志们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地和主产区。这里有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的湿地生态 系统,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黄河从这里 入海”,成为山东旅游的三大品牌之一。为进一步丰富黄河口旅游文 化内涵,提升黄河口旅游文化品位,打响黄河口生态旅游品牌,在各 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在“黄河口杯”书画大 赛的基础上,我们选择部分优秀作品,组织举办了这次书画展,为大 家了解黄河口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挖掘黄河口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垦利文 化品位,具有重大意义。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举办黄河口文化旅游节, 不仅注重自然景观,而且重视文化提升;不仅注重发展旅游产业,而 且注重旅游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是2006中国·垦利黄河口文化旅游节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承黄河口文 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在黄河入海口举办黄河口文化旅 游节,对深入挖掘黄河口文化内涵、提升黄河口旅游文化品位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书画展汇聚了许多艺术精品,既是对于黄河口人 文艺术和自然景观的集中展示,又是对石油文化、黄河文化、湿地生 态文化等资源的深入挖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我们相信,通过魅力 黄河口书画展的举办,必将推动黄河口文化资源与黄河口旅游资源的 紧密结合,掀起新一轮旅游开发的热潮!” 向华院长,解安庆副主席分别与当地的书画名家在展厅现场,与书画 爱好者进行了书法创作和交流。最后,分别与当地领导和书画爱好者 合影留念。 特等奖作者(15幅) 美术作品8幅,书法作品7幅(其中:硬笔书法作品1幅) 赵小军(黑龙江省富裕县) 黄福河(山东省邹城市) 刘俊京(北京市) 王 李宝山(河北省石家庄市) 张鹤年(海南省海口市) 王继武(四川省成都市) 莫振宁(广西南宁市) 石建伟(山东省枣庄市) 一等奖作者(13幅) 美术作品5幅,书法作品8幅. 林海东(甘肃省) 牛 徐右冰(北京市) 王志明(安徽省太和县)王竹青(山西省平定县) 苑建国(河北省吴桥县)乔宝通(陕西省) 姚松奇(江西省) 张添良(福建省) 二等奖作者(22幅) 美术作品3幅,书法作品19幅(其中:篆刻作品1幅) 朱 叶永兴(四川省泸州市) 徐光伟(大兴安岭) 郑观堂(山东省菏泽市) 江海滨(安徽省宣城市) 孙向前(沈阳市) 高延鸿(西藏拉萨市) 王广振(安徽省灵壁县) 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