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灯发光》的教学反思(张学玲)
(2016-12-05 18:59:02)
标签:
让电发光 |
分类: 学校论坛 |
《让电灯发光》的教学反思
·张学玲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教学流程也非常顺畅,但是这节课的理论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内容,他们有极大的兴趣,也有非常粗浅的生活经验,但是现在要的是生活经验与科学理论的融合。准备的时间很短暂,我还是备的非常充分,课的容量比较大,我看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引入时,我采用的是“引入本学校的夜景图片”“两个学生连接电路让电灯发光比赛”我本以为这个过程应该是非常短暂的,一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一个学生看着另一个学生完成了,觉得没面子放弃了,我及时鼓励他说:下课到老师办公室接着连接好了,我们一样对这两位学生的参与表示感谢。针对这位学生没使电灯发光,在大家包括我都认为一切应该如预期的那样时,结果却出乎意料。在学生也觉得焦急时,我也改变了我原先的安排,提早抛出了“困惑”:大家一起来帮助他,找找可能存在的原因?大家顿时有了很多假设,面对一个个假设,我们进行了取舍,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电路应怎样连接”“灯泡坏了”,怎么检验:“换个灯泡”,还是不亮:“电源没电了”,我直接否定了,“连接时应按一定顺序,缠绕导线应顺时针”“电源是新提供的”,“开关存在问题”,怎么办?“开关换一个新的”,老师相信这位同学在大家的建议下一定能接好电路。这个过程大家是愉悦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方式是合作的。当然我也渗透了电路连接中的注意事项,连接中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电路连接中要注意接线不要太松。不但体会到一个基本电路需要哪些电路元件,同时知道电路会出现的问题(故障)。我让一位学生与我合作,通过电路板演示: “通路”状态, “断路(开路)”状态,那么“短路”是怎么回事呢?一条导线并在灯泡两端,灯泡不亮,但是电路中电流却很大,是属于危险电路,生活中家庭电路过载导致保险丝熔断或者跳闸就属于这种现象。让我与学生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甚至学习中有了更多的火花,学生的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这种活跃、快乐的学习气氛是老师与学生都喜欢的,它能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变的快乐!
在这份和谐中我碰到“如何画电路图中”又有了突破与变化,一开始的设计是传统的让大家画,学生上台也画,然后大家一起修改,从中掌握画图的要领。但是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利用课件展示一个一个的错误的电路图,让学生先找问题,再总结方法,同时开始渗透画电路的基本技能与规范要求,这里给予时间充分一点,两个学生上台演示,然后下面同学进行评价与分析,发现的问题让学生上来改,过程中又轻轻松松地落实了“实物图到电路图的转化”。
我这节课的容量是很大,对于第一次接触电学的学生来说,原本以为会很累,但是感谢开场的突发事件带给我的种种灵感,让课堂里有了这么多的意外惊喜与效果,让我深刻体会到怎样去化解重点与难点带给老师与学生的压力,知道一堂课效率高低的关键点在学生的身上,教师如果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成功、和谐,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老师又教的轻松与预约是今后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去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