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没有多媒体的英语课(史晨霞)
(2014-04-12 15:17:06)
标签:
没有多媒体英语课情感课堂教育 |
分类: 学校论坛 |
一节没有多媒体的英语课
马投涧一中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学校把每年的三月份定为赛课月,届时每位教师要准备一节公开课,尽管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活动,但每次还是感觉有点紧张,每次都是提前把要讲的课准备好。今年也如此,提前把课件做好,把要讲的内容,课堂可能突发的状况,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思虑再三,只想带给大家一节“有情感”的英语课,只想把这作为和学生一次美好的约会。然而在我讲这节课的前两天班里的多媒体设备坏了,我一下子有点慌了手脚,应该怎样做?
有的老师说让我换班上课,(把学生带到别的教室里),我想这也样也好,然而我想到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老师正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突然停电,当时老师只是两秒钟的愣神,马上就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让老师给大家演示。”那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反而更好的融入了课堂之中,抛开课堂之内的东西不说,老师应该有应付那样突发状况的能力,这应该是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吧。
思虑再三,我决定不用课件上课,在现在电教教学引领潮流的时代,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个挑战,然而我想试试,也许会失败,但我想我必须给自己这个挑战的机会。
做出了决定,我开始思虑应该怎样上这节课,这节课讲“what do teenagers ask their parent’s permission for ?” what do parents ask their teenagers to do ?” 如果用课件上课,本节课的内容可以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出来,对于中等偏下和差生来说尤其有效,因为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现在没有课件,很多内容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就是个大难题,因为展示出来的内容他们可以跟着说出来,展示不出来他们不知道怎样用英语表达,我也不可能一一板书。而我要展示的“有情感课堂”就是要关注到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有生命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优等生的课堂。怎样解决这个矛盾,首先是我要考虑的。
我决定把应该由课件展示的内容,分给各个优等生,让他们每人带领一个小组,把要学习的这两个问题的内容在小组里边总结记录,并且帮助其他的学生学会,最后让其他的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展示出来可能没有优等生展示的完美,但我感觉这样不但可以检查优等生学习的情况,因为其他学生展示的内容是他们帮忙总结的,也可以检查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因为他们展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是他们学习的欠缺。
接着是在production环节,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they are having a party,让学生想象在准备这个party时,他们都需要准备什么,然后用本节课的目标语言来请求其他学生帮忙做这些准备工作,并且其他学生也要做出正确的回答。本来我把学生要用到的句型,短语都做好了幻灯片,上课时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只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分好工,每个同学参考老师展示的句型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最后小组共同展示,检查学生对语言目标的掌握情况就可。
现在没有课件,无法向学生展示可参考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组织内容对于一半的学生来说又难度太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几种方案,最后我决定,在学生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用一定的时间学会用英语说自己能做的事或者不能做的事,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游离于课堂之外,甚至他们可以提前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优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负责组织引领完成这个活动。
尽管设计的课堂很好,然而实际上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问题出现。有的小组在experience环节活动中内容总结不完整,有的小组在production环节的活动中展示的目标语言不流利。给其他听课老师的感觉这节课不那么完美。
或许这节课存在有很大的缺陷,但我还是不后悔这样上这节课,因为这是我一次有益的尝试,在这样的课堂上我感觉我确实是在展示“情感课堂”。我们都知道情感课堂不是情感教育,不是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比如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就是情感课堂,有情感的课堂是有学生和老师生命在场的课堂,是每个个体都以一种积极昂扬的姿态参与的课堂,老师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力求做到没有游离课堂之外的学生,而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