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豳风七月》(六)瓜果菜蔬,少长之义

(2021-08-02 05:41:29)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豳风七月》(六)瓜果菜蔬,少长之义

品读要点:

果蔬稻米,春酒助寿

农夫艰辛,勤劳节俭

少长之义,礼让为先

原文

注释

译文

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郁:植物名,唐棣之类。树高五六尺,果实像李子,赤色。

薁():植物名,果实大如桂圆。一说为野葡萄。

菽(sh):豆的总名。

剥(p):读为,打。

介:助。

壶:葫芦。

苴(j):秋麻之籽,可以吃。

樗(ch):木名,臭椿。

薪樗:言采樗木为薪。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老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自己心也安。

 

鉴赏:第六段记录各月饮食变化和酿酒。

这段诗人就要从“食”这一主题展开新的篇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们千百年的文化和文明,就是以农业生产作为形成建构起来的。讲到“食”这个主题,必须讲到农业,讲到农夫这样一个主体。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人公,所以接下来的诗歌的主人公成了男性。诗人写到了些什么呢?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一大堆的瓜果蔬菜冲入我们的眼帘:六月吃李子和葡萄,七月煮葵菜和豆类。

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盖以冬酿,经冬始成,因名春酒。这是说,经过冬天的陈酿,到了春天所成的酒,称为春酒。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用谷物去酿制美酒了,酒不仅贵族要喝,小老百姓平时也喝。古人酿酒的方法简单,就是发酵的方法,度数较低,到了元代才有了蒸馏法,酒精含量就高了。所以在上古人们喝酒都是大碗,甚至是一坛一坛地喝。喝酒的好处是让人长寿。眉寿,是长寿老人的眉毛,人老以后,眉毛就自然的会长出来,古人用眉寿以作为长寿的标志。见方玉润《诗经原始》豪眉也,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故知眉谓豪眉也。因为酒有活血的功效,虽然当时的食物很简单,但是生活也不一定单调乏味,他们竟然可以把简单的食物做出不一样的种类来,去调剂生活,依然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含有美好的祝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七月里各种瓜果成熟,就可吃瓜,八月份葫芦成熟了,既可以摘下当菜吃;又可以晒干做成容器,把葫芦剖开,掏空子,做成水瓢;空心葫芦还可以做成涉水的工具。九月拾起秋麻籽,作为粮食的补充。

勤劳节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与我们这个农耕为主的先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老人尚可喝喝小酒,吃吃豆子。但作为家中的成年男子平时的生活是非常节俭辛劳的,他们除了要缴纳公粮外,还要赡养老人,自己不够吃就去野外采摘苦菜充饥,干完农活还要带把柴禾回家。

诗歌第六章讲到了许多古代农民所种植的瓜果菜蔬副食品,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农民虽然劳作生活艰辛,但却民风淳朴、长老有序。几千年前,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老年人没有了劳动能力,很容易被抛弃,被社会边缘化。社会往往把更好的资源让给年轻力壮的人。所以在周朝这样的环境中能做到尊老是很不容易的事。在粮食稀缺的情况下,能把谷物酿酒让老人喝,希望他们能健康长寿,农夫自己宁可摘些野菜补充,这是多么不易的事,足以体现周人的质朴善良,礼让为先的社会风气。 这正是第六段侧面传达给我们的一个信息,一个中华美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