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风·邶风·简兮》最早的宫廷舞

(2021-03-17 10:24:47)
标签:

历史

文化

      《国风·邶风·简兮》 最早的宫廷舞

品读 要点

古人舞蹈的礼仪。

武舞举重若轻。

文舞有礼有节。

 对有德之人的任用之我见。

原文

注释

译文

简兮简兮,

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

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

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

公言锡爵。

山有榛,

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

西方之人兮。

 

简:挑选、选择。(一说鼓声,一说形容舞者状勇的样子。)

方将:即将,将要。   

万舞:舞名。

在前上处:在前列的上头。
硕人:身材高大的人。

俣(y)俣:高大魁梧的样子。
公庭:公爵的庭堂。
辔(pèi):马缰绳。

组:丝织的宽带子。
龠(yuè):古乐器。三孔笛。
秉:持。    

翟():野鸡的尾羽。

赫:红色。  

渥():厚。

赭(zh):赤红色的赭石。
锡:赐。

爵:青铜制酒器,用以温酒和盛酒。
榛(zhn):落叶灌木。果实叫榛子,

隰():低下的湿地。

苓(líng):草药

美人:指舞师,一说有德的君子。
西方:前人多说指代周。

一遍遍选了又选,

盛大万舞将开场。

正是红日当空照,

舞蹈领队站前方。

舞师健壮又英武,

公庭上面演万舞。

动作有力如猛虎,

手握缰绳似丝帛。

左手拿着三孔笛,

右手挥舞野鸡翎。

红光满面像赭石,

公侯连说快赐酒。

高高山上有榛树,

低田苍耳绿油油。

诗人此刻何所思?

可叹西周真贤才。

无人慧眼识才俊,任贤授能待何时。

 

万舞:舞名,即本诗所描述的舞蹈,是一种古代在朝廷、宗庙和各种祭祀仪式上跳的舞蹈,它包含了文舞和武舞两种。

背景:《邶风·简兮》一诗,由于卒章词语隐约、意象朦胧,所以全诗旨趣要眇难测。旧说是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的诗。

《简兮》大致上是一首赞美舞师的诗歌。是《诗经》里第一首描写大型宫廷舞的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古代宫廷舞史的资料。

第一段写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简”即挑选,为什么要挑选呢?因为这是“万舞”,古代宫廷舞的礼仪是很讲究的。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万者舞之总名,兼文、武二舞。意思是说 :这种舞蹈是古代宫廷舞蹈的总称,它包含了文舞和武舞两种。姚际恒:谓方将万舞,故先分别舞人,如诸侯用六是也。 这是说:万舞开始之前,先要挑选分别舞者,一方面是要选优秀的舞者,另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舞蹈编制和礼仪,比如在周代诸侯这样的等级就只能用六佾(yì),即三十六人,也有说四十八人;天子可用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佾:古代乐舞的行列。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古人仪节烦重,事毕需时,不独祭礼然矣,日之方中,谓祭毕时。 意思是:古人各种活动的礼仪是很烦琐的,宫廷舞蹈是很严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跳就跳的,任何事情开始结束都是有时间规定,这里所讲的日之方中正好是上午祭祀完毕之后,到正午时分,万舞才能开始。这段最后一句引出领舞者,主角登场,目标显眼。

第一段概写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交待了舞名、规格、时间、地点和领舞者的位置,也介绍了宫廷舞一些礼仪。

第二段写舞师武舞时的雄壮勇猛;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高诱:夫组织之匠,成文于手,犹良御执辔于手而调马口,以致万里也。意思是:技艺高超的纺织匠人可以用手将丝线编织出美丽的花纹图案,而优秀的御马者也可以用手控制马的缰绳,调动马力,以致千里。

武舞者手执缰绳,技艺炉火纯青。粗大的缰绳在舞者手中犹如光滑的丝线一般,野性十足的马匹在他手中也温顺服从。这就是所谓的举重若轻!这位舞者就是这样一位技艺高超,又有能力的人。
   
第二段写舞师武舞时的雄壮勇猛,突出他高大魁梧的身躯和威武健美的舞姿。

第三段写舞师文舞时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舞师文舞时左手拿着三孔笛边吹边敲出节奏,右手挥舞着野鸡翎。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鸿舞者殷制,翟舞者周制。意思说:在商朝的时候舞蹈所使用的是大雁的羽毛,而到了周朝舞蹈则用的是野鸡的翎毛。这里不仅介绍了文舞怎么跳,还体现了舞者的高超技艺,更展示了他的有礼有节的素养。瞧,这位舞者在跳完了武舞文舞之后是疲惫不堪了吗?不!你看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里怎么说:赫如渥赭,谓其颜色赫然明盛,如霑渍赤土然也。 

意思是:这位舞者在跳完了武舞文舞之后,脸色红亮有光,就好像涂上了红色的颜料那样。这里不仅写了舞者的技艺风范,还写了他演出后依然容光焕发的样子。 郑玄《毛诗郑笺》:硕人多才多艺,又能龠舞,言文武道备。意思是:这位硕人,这位舞者真的是多才多艺,又文武兼备,令人折服。于是公爵便不吝奖赏,当场赐酒。

第三段写舞者文舞时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令人折服,公爵不吝嘉奖。

《简兮》前三段描写了宫廷“万舞”的宏伟场面,舞蹈的细节和舞者高超的技艺。

第四段是这首是最精彩的一段,突然转换了文风。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郑玄《毛诗郑笺》榛也,苓也,生各得其所,以言硕人处非其位。意思说:你看那山上的榛树和湿地里的苓草,它们都生长在最适合自己的地方,而这位文武兼备的硕人呢?空有一身的能力,却只能做一个公庭上的舞者,他的能力远远超过他现在所处的地位呀!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言思周家盛时之贤者,皆见用于王朝。意思是:

作者想到在当年周朝刚刚建立之初,鼎盛时期,有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贤明之君,他们慧眼识人,所有有贤能的人都被得到合适的任命和运用。

第四段是诗人感叹,舞师生不逢时,没能得遇慧眼识人的明君,得不到合适的任用。

     对有德之人的任用之我见:《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有其用意的。《简兮》自然也不例外。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意思是说,“天子”经过盛大隆重的选拔人才的仪式,选拔出了大德之人,目的只是使之在宗庙、到四方去举行《万》舞。

经过隆重选拔出来的大德之人,本来足以作为天子之臣,从事治国大事,然而,却被作为亲自教人演练的“乐吏”,而且在祭祀的时候还要亲自担任“舞生”,加入乐舞横列。这样的贤士、大德纵然身在前列,纵然被用来教导他人乐舞,也终究是“乐吏”、“舞生”而已。

硕人之义为德大,俣俣之义是正大。贤者不患无其位,不忧自身忧天下。

    大德之人虽然身在贱位,从事贱事,但是,在公庭演练“《万》舞”时,其容貌表情仍然端庄正大、恭恭敬敬。 只有“怀才不遇”而生“不平之鸣”的人;却不会有“怀德不遇”而生“不平之鸣”的人。

大德之人,不在乎个人得失,正如先贤范仲淹公所言:“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所以,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者,是有“才能”之人,而未必有德;圣贤君子则不为己而忧,只是为天下而忧。

“天子”有如此大德之人却不任用,则必是天下之忧;国君有如此大德之人却不任用,则必是国民之忧。大德之人不被任用,非大德之人的不幸,而是天下庶民之不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