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摽有梅》之三解

(2020-07-09 10:11:18)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诗经·摽有梅》之三解

原文: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释
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
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
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
今:现 在。
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 ):一说取,一说给。
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快开口莫再迟疑。

赏析:青春易逝,花开堪折直须折,爱在当下!

《摽有梅》一般认为是一首写女子渴望爱情,迫切待嫁的诗。这首诗有三段,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

首先是三段的第一句,利用梅树果实掉落数量上的变化,隐喻青春易逝,点出女儿家迫切待嫁的心绪。

“摽有梅,其实七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摽”是落下的意思, “梅”即梅树,它的果实梅子在夏日的雨季中成熟。江南的雨季也因与梅树,梅子关系密切,而叫做“梅雨季”。这个概念不仅仅是用来表述一个时间,其实更有一种温暖内涵的文化概念。“摽有梅”的意思就是梅子成熟落下来。梅子落地,树上还留七成;梅子落地,枝头只剩三成;梅子落地,收拾要用簸箕装了。这看似一种数量上的变化;而诗人实质想要表达的是“青春易逝”也就是说青春转瞬即逝,就像这梅子成熟落地一样。正是因为青春如此短暂,所以姑娘才这么迫切渴望爱情和婚姻。

天下果树这么多,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梅呢?原来聪明的先民是借用梅字的谐音“媒”,因为古时的婚姻是必须通过媒人这个中介来完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媒妁之言”所以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俗语。女儿家要在最美好的年华成婚出嫁,《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在周代)每年的春暖花开之际,政府都会下令将单身男女组织在一起相识相会,鼓励婚恋。因为古人觉得:春天是生气勃勃的季节,年轻男女就应该在这样的季节相会相爱。而梅树的果实却要过了春天到夏日的雨季才能成熟落地。这在古人看来就已经是过了春天这个最好的季节了。而《摽有梅》这首诗又进一步写了梅子成熟了,也没来得及采摘,从落下三成,到七成,最后是全部掉落,用簸箕装了存放起来。这就更进一步说明,时间又错过了很多,当然这是古人的想法。今人的说法是:在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这个“对”是指适合自己。

接下来看第二部分,也就是三段诗的后一句,这三句话层层递进,结合前番梅树果实数量变化的状态,结合女子期待爱人尽早迎娶自己的时间愈加急迫,真切地刻画了女子对于爱情婚姻的心急如焚的渴望。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如果说前半部分用梅树做隐喻的话,那么后半部分就真正讲到了这位女子的诉求。“求我庶士” 庶:众多。士:未婚男子。“迨其吉兮” 迨:就是趁着,及时。吉:好日子。乘着良辰吉日。想要追求我的男生子,请不要耽误良辰吉日。“迨其今兮”就更近一步了,想要追求我的男子,别再等良辰吉日了,就今天来吧。“迨其谓之”那就更急了,只要男子开口说一句就行了。正如朱熹《诗集传》里说的谓之,则但相告语而约可定矣。只要你能开口告诉我,我们的爱情和婚姻就这么定了。诗歌这样层层递进,又结合着第一部分用梅子的隐喻,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这姑娘痛感到时光的流逝,随着青春的流逝,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就更其急切了。

以上是历来人们对这首诗的解读。另一种解读的关键是“庶士”说。庶士,除了众多未婚男子;还有平民的意思,地位低下的意思。姑娘这么称呼心上人是不妥当的。如妾所生孩子称之为“庶出”。古代婚姻男性的地位总要比女性高一些,这可见女子称呼爱人或丈夫为“庶士”就不妥,就会有违伦理。于是有了第二种解读,主人公成了女方的父母。女方父母称女婿为“庶士”就说的通了。于是这首诗就成了女子的父母希望好男儿在最好的时间来与自己的女儿成婚。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对老夫妻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操心着急的心绪。

还有第三种说法,清代的姚际恒说:“《摽有梅》乃卿大夫为君求庶士之诗也。这首诗其实讲的是卿大夫为君王求贤纳士的诗歌。这里的庶士 ,就是民间的贤能之士,这样庶士用在君臣上下级关系上就更说得通了。包括方玉润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他要更进一步说。这是一首讽刺诗,是用来讽刺当时的统治者,没能够及时去招贤纳士,而错过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方玉润《诗经原始》上说作诗以讽当时在位,使勿再事优游而有遗珠之憾。这首诗的作者意在是讽刺提醒当时的统治者,不要再荒废时光于享乐之上,而要去抓紧时间招贤纳士了,以免留下遗珠之憾。 因为你不抓紧,不及时,贤能之士,就会被别人挖走了;或者他们年纪大了,也帮不了你了。这不是一种遗珠之憾吗?

总之,这首诗不管怎么解读,都是告诉我们:时间和时机的重要性,不管是青春,还是贤能之士,都是不容错过最佳时段的。青春是最容易消逝的,贤能之士这样珍贵的人才,也一定要及时抓住。(唐)杜秋娘《金缕衣》中说“有花当折则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春就好像鲜花那样可爱,当花儿盛开,可以攀折的时候,就必须赶快把它摘下来,不要等到花儿萎谢凋落了,才去攀折那空无所有的枝枒。引申意为:珍惜时光。这样的道理和智慧,正是古人想通过《摽有梅》这首诗来教诲我们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